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全線開工,產能逐漸“滿格”。在企業復工之初,徐州市稅務部門就配備了“首席稅務聯絡員”,充分運用多渠道推進數據集成,,在匯集自有稅收數據基礎上,加強部門聯動,密切關注上下游產業鏈制約因素,精準分析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困難。
稅務部門服務的“一對一”“心貼心”,換來了企業的“干勁足”“信心滿”。在獲悉該企業有一批出口產品符合出口退稅政策后,稅務部門立即聯系企業財務人員,加快落實“無紙辦、網上辦、快速辦、容缺辦”等便利化出口退(免)稅措施,2月17日企業申請,18日上午就收到了1068萬元退稅款。
“足不出戶就能快速辦妥出口退稅,這是我們收到的最好的‘抗疫大禮包’。”該公司副總經理王強表示,下一步企業將統籌抓好崗位用工、原材料供給、產品配套、資金流轉等各個環節,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復工,提高復工復產的整體效益,搶進度完成生產任務。
受疫情影響,不少外貿加工企業面臨著訂單丟失、合同違約等問題,企業急需周轉資金。稅務部門通過數據分析、數據共享,及時了解掌握企業運營情況、復工復產需求和稅費問題困難,上門服務,主動紓困。
無錫日冠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電子出口加工企業,因原材料短缺以及成本上漲,目前有一批銷往以色列的20萬美金訂單,無法交貨,資金難以回籠,這筆訂單約占全年銷售額的25%。
“我們現在的流動資金僅可以維持2個月左右,如果全球疫情持續發展,后面資金會更緊張。” 日冠電子總經理管亦軍介紹,“稅務部門主動推送數據信息,還幫助我們落實社保費緩繳、小微企業優惠、延期繳稅等政策紅利,現在每個月可節省資金13萬元左右,緩解我們很大的壓力。”
韓華新能源是全球領先的光伏制造商。疫情防控期間,啟東市稅務局依托大數據篩查發現,臨近2月申報期結束,韓華新能源有一筆出口退稅未申請。稅務人員通過電話在線輔導,同時開通退稅申報“綠色通道”,當天就為企業辦結了3413萬元的出口退稅。
目前,韓華新能源九成以上的工人已經到崗,生產車間內,一臺臺機器設備在高速運轉,焊接、疊層、層壓、后道……“當前是穩住出口業務的關鍵期,有這筆資金作保障,企業計劃增招人員,云服務器,開足馬力加緊生產,把之前耽誤的產能補上來。”企業財務負責人季健高興地說。
在蘇州,帝悅精密科技(蘇州)有限公司通過“改”,研制出了全自動口罩生產機,生產效率可提升4倍。
該企業原來主要生產減速機、工業機器人等機器設備, “一個‘改’字,說來容易,但對我們這個小微企業而言,還是存在很多風險,技術、資金、市場都是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公司董事長周水淋說道。
在一次電話連線中,稅務部門得知這家企業的擔憂后,立即成立專家團隊,通過大數據分析,全面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后,將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購置設備稅前一次性扣除、階段性免征社保費等優惠政策精準推送,輔導企業應知盡知、應享快享。
江蘇聯發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主要出口越南、柬埔寨、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疫情等影響,企業出口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和資金上的壓力。
稅務部門一方面收集境外相關國家稅收政策變化情況,為企業外貿出口提供參考,另一方面全力推行出口退稅網上申報“即報即審、即批即退”,2月份企業很快拿到了出口退稅469.95萬元。
“雖受疫情影響,但公司今年1-2月份出口3464萬美元,同比還增長了0.86%,多虧了出口退稅政策的快速落地。”企業財務副經理夏愛娟道出了心聲。她表示,企業出口業務的恢復和增長,給世界產業鏈、供應鏈攜手抗“疫”帶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