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夏自然資源“1+4”數據中心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印發。《方案》提出,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覆蓋區、市、縣三級的自然資源數據主中心,以及國土、礦產、林草和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分中心組成的“1+4”數據中心,形成標準統一、主分協同、功能完備、開放共享、安全可靠的數據中心運行模式。
據悉,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將以建設自然資源“一張網、一張圖、一平臺”為目標,在“多庫合一”工作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計算存儲、數據資源、安全防護、平臺軟件等信息化資源,統一規劃,協同建設。同時,還將根據各類管理業務的特點,分專業開展數據整合、融合,并發揮各分中心專業優勢,挖掘數據價值,開發數據應用,構建安全體系,通過數據大集中,實現業務更加專業、數據更加精準、運行更加高效。
主中心建設將通過統籌整合現有服務器、存儲、安全防護、網絡、數據庫軟件、GIS平臺等資源,優化升級現有網絡,實現數據中心運行環境統一規劃、按需建設、集中管理、分級維護。通過編制自然資源數據成果目錄,匯集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測繪地理信息、林草資源分中心數據成果,云服務器,進行整理、分析,豐富自然資源一體化數據庫內容,逐步接入水利、交通、人口、法人等部門和社會經濟數據,形成自然資源大數據體系。同時,建立統一的身份認證系統,優化平臺數據管理、資源調度、服務運維功能,形成支撐“1+4”數據中心資源管理、應用協同的運行樞紐,實現各類資源統一管理、應用系統統一搭建、數據資源統一服務。
國土、礦產、林草和測繪地理信息4個分中心將分別建立數據庫,編制數據目錄,免備案服務器,對有關數據整合入庫,開展數據融合,并向主中心匯交相關數據。同時,分別建設綜合管理服務系統,建立數據同步更新和共享機制,定期更新維護數據庫,實現國土、礦產、林草和測繪地理信息數據一體化管理。
根據《方案》,6月底前將基本建成“1+4”數據中心架構,實現數據互聯互通;10月底前,建成自然資源“1+4”數據中心,上線試運行;12月底前,完成項目驗收,正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