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型機到PC,再到移動互聯網,每一輪技術創新都對生產方式產生巨大影響。5G和云計算是當前最重要的兩大技術創新,5G修建了新的“信息高速公路”,云計算讓數據匯聚融合成為可能,而二者的交集就是大數據。大數據是信息時代的“石油”,已經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出臺,提出充分發揮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的作用。近期,《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繼續強調科技創新重要性。大數據產業,作為5G和云計算兩大科技創新的交集,將是十四五期間重要產業方向。
從投資角度來看,每一輪科技創新,都孕育新的牛股。實際上,從小型機時代的IBM、思科等,到PC時代的微軟、英特爾等,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蘋果、高通等,每一輪技術創新都涌現出一批牛股。大數據時代的投資機會值得重視。
要挖掘大數據的投資機會,需要先了解大數據產業的特點。IBM提出了大數據的5V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價值)、Veracity(真實)。5G的特點是低時延、廣連接、大帶寬,實際上已經成為大數據的新“高速公路”,讓大數據真正能夠跑起來。而云計算由于其分布式計算的算力優勢,一方面讓大數據處理成為可能,香港免備案主機,另一方面云計算讓大數據不再是單機時代的割裂狀態,而是匯聚融合進而產生價值。
那么,從投資角度看,哪些領域最值得關注?
首先,云計算是大數據底層設施。云計算可分為三個層次:SaaS級服務,客戶直接獲得軟件級別服務;PaaS級服務,客戶獲得平臺級別服務;IaaS級服務,獲得基礎設施級別服務。2021年,云計算的供給和需求將處于產業拐點。從需求側來看,疫情帶來的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完成了SaaS用戶教育,云產商收入持續高增;從供給側來看,IT底層芯片即將進入更新換代潮,驅動云計算廠商新一輪資本開支。
其次,垂直行業的大數據解決方案供應商。其業務邏輯可分三層:數據獲??;數據挖掘;數據應用。隨著云計算基礎設施逐漸成熟,各行業數據在云端匯聚融合,美國站群服務器,開始產生更直接的數據價值。以互聯網行業為開端,大數據的價值開始在各個行業體現,如在醫療行業出現了AI診療、汽車行業智能駕駛滲透率逐漸提升等。而對于行業供應商來說,一方面已經掌握了垂直行業的Know-How,另一方面積累了行業內小顆粒度數據,在大數據賦能行業的同時,在商業上逐漸加深“護城河”。
最后,硬件供應商和IDC服務商。數據在IT世界的流動有三種形態:計算、儲存、通信,分別對應IT三大基礎設施:服務器、存儲、交換機。大數據時代,5G應用內容形式的多樣化將帶動流量爆發,同時,工業大數據是“智”造基礎,萬物互聯的海量設備將催化流量進一步爆發。IT基礎硬件是科技創新底座,大數據流量爆發對基礎硬件計算能力、儲存能力、通信能力將有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帶動IDC服務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