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迪顧問2020年發布的《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新趨勢》中提到,我國智能制造發展進入洗牌期,工業大數據將成為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核心,工業核心數據、關鍵技術專利等數字化資產對于企業的價值正在加速提升,增加廠區生產安全、過程安全迫在眉睫。
2019年底,國家電投云邊協同工業大數據平臺正式發布,這也是能源發電行業首個工業大數據平臺。作為國家電投集團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載體,平臺實現了哪些技術突破?取得了哪些應用成果?將對能源電力行業的信息化產生哪些影響?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電投大數據中心主任助理張成剛。
張成剛表示:“云邊協同工業大數據平臺已經完成集團總部、風電、光伏、水電、核電、環保、綜合智慧能源產業云平臺的建設,以及環保、水電、核電、火電板塊30余個產業邊平臺的推廣部署,發布了邊平臺建設規范,統一了邊平臺框架,推動了分云中心的建設及邊平臺的接入,目前平臺應用商店中的各類成熟應用已為集團節約大量能源,實現效益的大幅提升。”
國家電投大數據中心主任助理張成剛
平臺建設背景
據介紹,云邊協同工業大數據平臺的建設源于對數據管理和創新應用的雙向需求。
數據管理需求:
1、存在海量多源異構數據匯聚困難的問題,數據價值難以充分挖掘;
2、數據標準執行困難,在集團內難以全面推廣;
3、數據共享不夠便捷,流轉困難。
應用開發需求:
1、各單位同類型應用重復研發,存在資源浪費的問題;
2、應用從研發到落地的周期長,難以滿足業務快速發展的需求;
3、業務知識與IT技術銜接困難,應用創新能力受限;
4、成熟應用推廣困難,技術價值難以變現。
“1+8+N”的技術架構體系
為了快速響應業務需求、能夠將集團內部海量的異構工業數據統一標準、快速處理、提升質量、挖掘價值,2017年國家電投集團成立大數據中心,托管于二級單位中央研究院下,由集團創新部直接管理。大數據中心成立后,迅速確定了“搭平臺、匯數據、建應用、做運營”四條業務主線,為集團未來智慧化、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
云邊協同工業大數據平臺以數據驅動、集成創新、合作共贏為理念,以全面支撐集團產業數字化轉型為總體目標,采用“1+8+N”的技術架構體系,聯通集團總部、產業創新中心、二級單位、各級廠站和集控中心。其中,“1”指集團總部側總云平臺,“8”指風電、光伏、水電、火電、核電、環保、綜合智慧能源等核心板塊,“N”指遍布在各二級單位及廠站側的邊平臺。
四統一·三協同的建設目標
據介紹,該平臺的云邊協同架構,以集團“四統一·三協同”為總體建設目標,設計核心功能模塊,提出了云邊之間數據、應用等各類信息交互的標準,歐洲服務器租用,保證了集團內各節點之間進行信息的有效傳輸。
云、邊之間的四大統一管理:
統一訪問管理;
統一數據管理;
統一運營管理;
統一運維管理。
云、邊之間的三大協同:
數據協同:主要包括標準規則、數據資產目錄、數據資產三部分,其中,標準規則主要解決數據、元數據的標準和稽核規則的匯聚、審批、下發、執行;數據資產目錄主要實現總部統一目錄結構的跨域下發、匯總、訪問等;數據資產跨域協同主要基于統一數據資產目錄,實現數據資產的按需跨域申請及共享;
管理協同:主要實現跨域數據和應用的權限管理、節點管理、調度管理和運維管理;
應用協同:主要實現應用、模型、知識的跨域訂閱、分發、接收和部署。
云邊協同工業大數據平臺實現了數據全流程處理和跨域管理。大數據門戶作為平臺唯一訪問入口,為用戶提供欄目個性化定制及智能內容推送等服務。數據全流程處理通過提供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分析,可視化展示等應用組件,來滿足不同用戶對海量多源異構數據處理及應用開發需求。應用商店作為平臺的統一運營窗口,數據、模型、應用以商品形式進行上架、交易,同時提供敏捷開發環境實現應用的一站式開發、測試、部署??缬蚬芾硗ㄟ^提供資產瀏覽,節點、權限、數據對象、模型的全面管理,實現數據,模型和應用的跨域協同。
云平臺與邊平臺之間的跨域協同
為實現跨域協同,云邊協同工業大數據平臺的架構設計整體分為兩層,云平臺和邊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