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ofo今天早間向其用戶推送了一條“騎行領紅包”的信息。這是繼摩拜單車推出“紅包車”之后,又一家以紅包車為手段勉勵用戶騎行的共享單車企業。
如何領到紅包
與摩拜單車推出的“紅包車”險些沒有不同,用戶打開ofo應用后,尋找帶有紅包符號的區域,在紅包區范疇內開鎖騎行且騎行時間高出10分鐘,間隔到達500米即可得到現金紅包。而這里所謂的紅包區域是指,ofo在App上畫出特定區域作為紅包區域,用戶在該區域內開鎖騎車,而且騎行10分鐘,間隔到達500米以上,即可得到隨機現金紅包。
TechWeb通過較量發明,盡量摩拜單車和ofo都推出了紅包車但有些細微的不同。
最大的差異是對付ofo推出的紅包區域這一觀念,用戶只有在紅包區域內按指按時間及長度騎行才氣領取紅包。而對付紅包區域如何界定,ofo并未作出明晰暗示。
自3月23日摩拜單車公布摩拜紅包車上線后,其對付紅包車的界說就很是清楚,標注有紅包車圖示的即為紅包車,用戶按指按時間騎行即能領取紅包。
為什么要推出紅包車
摩拜推出紅包車的意圖很是明明,在其紅包車上線后官方宣布的新聞通稿是這樣描寫的,“摩拜單車勉勵遍布全國各都市海量用戶自發參加到摩拜單車生態圈的康健發展中,有效晉升車輛運轉效率、低落車輛調配打點本錢,實現風雅化動態打點,香港服務器 香港服務器租用,敦促整體運營效率晉升。”摩拜單車同時提到了都市遲早岑嶺的共享單車“潮汐”現象,大概導致局部車輛供需失衡。摩拜單車通過技能+游戲的方法,鼓勵用戶以騎行紅包車的方法完成任務、得到嘉獎,同時輔佐調配車輛、動態均衡差異時間、差異地區的車輛供應,隨時隨地有車用,晉升用戶體驗。
3月23日摩拜推出紅包車后,4月16日ofo上線紅包車。ofo推出紅包車的意圖從其勾當詳情中可以尋見眉目。在其官方發布如何或許率得到高額現金紅包一項中,ofo是這樣描寫的,“類型用車,并在竣事行程后將車輛停放在指定的自行車停放區以內,得到大紅包的概率將大大增加。”可見,ofo推出紅包的初志是為了類型用戶利用ofo的行為。
紅包車能帶來什么?
摩拜單車自3月23日公布上線以來,TechWeb一直在存眷紅包車的利用對付共享單車運營帶來的改變。從今朝來看,依靠紅包車想改變地鐵遲早岑嶺的潮汐效應險些沒有任何大概性。早岑嶺地鐵族人潮向寫字樓的涌動,大量單車一定會從地鐵站轉移到寫字樓四周。縱然發放巨額的紅包車這對付上班族而言并沒有吸引力,上班才是正經事,閑暇時段才會搶紅包。
這是不是意味著紅包車沒有用呢?雖然不是,紅包車對藏在小區內的大量“僵尸車”從頭回到運營暢通體系內是有輔佐的。因為有了現金勉勵,加大了這些單車從小區內進入暢通體系的大概性。
TechWeb今天早間打開ofo的APP后,發此刻西三旗建材城四周并沒有配置任何紅包車圖示,也沒有任何紅包區域的標識。而在摩拜單車APP上,則大概看到不下10個紅包車圖示。由此可見,在對紅包車的評定上,摩拜單車和ofo有著各自完全差異的權衡尺度。
繼3月份摩拜單車和ofo的免費騎行大戰之后,4月初,摩拜單車已經開始收費,而ofo則仍然在一連免費之中。此次ofo又推出紅包車,不費錢反而給用戶送紅包的ofo,這樣的模式還會僵持多久?共享單車這場爭奪戰最終誰會勝出?我們大概還需要一點點時間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