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專家認為,沒有正當理由下架App軟件,以及不恢復上架,甚至是封禁開發者賬號,實質上是一種拒絕交易的行為,而30%的提成則 “定價過高”。除此之外,蘋果還存在差別待遇、搭售等備受爭議的行為,而且此行為產生多方面的反競爭效應,會嚴重排除和限制競爭,導致競爭不充分。
2017年8月8日下午,北京市達曉律師事務所向發改委、工商總局舉報蘋果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舉報函中指出蘋果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包括拒絕交易、差別待遇、搭售/附條件交易、定價過高四項。
北京達曉律師事務所提出的相關市場界定為“iOS系統下的智能終端應用程序銷售平臺”、“中國大陸市場”,認為蘋果公司在相關市場具有絕對的支配地位,并在舉報函中稱,已將全案事實一并呈送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察與反壟斷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反壟斷與不正當競爭執法局,并提出“對蘋果立案調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三項舉報請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對涉嫌壟斷行為進行調查。對涉嫌壟斷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反壟斷執法機構舉報,反壟斷執法機構應當為舉報人保密。舉報采用書面形式并提供相關事實和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應當進行必要的調查。
北京市達曉律師事務所律師林蔚告訴記者:“對于我們的舉報,(執法機構)應該給書面答復,如果正式立案調查就會給出調查結果。”不過,執法機構的回復并沒有規定期限。
四項行為涉嫌壟斷
“我太想投訴了,”一位上海游戲公司開發者告訴記者:“一個很模糊的4.3條款,就把應用下架了,我到現在都不明白下架具體原因。新游戲提交審核時又說我們有第三方支付,但實際我們根本沒接任何第三方支付,已經提交一個多月了,就是不給過審。”
4.3條款指 “垃圾應用”,諸如一個應用程序內的多個版本,或大量重復的應用,均被視為垃圾應用。研究機構ASO100近期抽樣調研了2017年以來蘋果商店延遲審核案例,并指出,因4.3條款導致App延遲審查的案例有615例,占比55.31%.同時,4.3條款導致的賬號延遲審查案例193例,占比48.86%.
2016年下半年以來,蘋果公司宣布“為了保障用戶安全”,開始評估并移除不能在App Store上發揮作用、年代久遠或是不符合審核規定的App.根據ASO100提供數據,2017年以來,中國區被下架App數量達到940932個,且每日下架量均保持在2000個以上。
2016年以來,達曉律師事務所受國內移動應用程序開發者及消費者的咨詢委托,開始籌備此次舉報行動。2017年4月,達曉律師事務所發布《關于召集遭蘋果應用商店下架的開發者采取集體行動的公告》,宣布在調查中發現蘋果公司在運營App Store過程中可能存在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違反國家關于互聯網信息服務、網絡出版服務的法規、規章的行為,存在損害移動應用程序開發者、運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可能,并召集自2008年以來遭蘋果應用商店下架處理的移動應用程序的中國開發者,擬發起針對App Store的涉嫌違法和侵權行為的集體行動。
2017年6月,蘋果對打賞行為征收30%提成事件爆發,該事件同樣被達曉律師事務所納入調查范疇。7月,包括吳漢東、時建中、楊明等多位知識產權法、競爭法、壟斷法知名專家參加蘋果智能終端應用市場涉壟斷問題研討會。
與會專家認為,沒有正當理由下架App軟件,以及不恢復上架,甚至是封禁開發者賬號,實質上是一種拒絕交易的行為,而30%的提成則 “定價過高”。除此之外,蘋果還存在差別待遇、搭售等備受爭議的行為,而且此行為產生多方面的反競爭效應,會嚴重排除和限制競爭,導致競爭不充分。因此,專家建議應用開發者、第三方支付公司、內容提供者依據我國《反壟斷法》第17條,尋求救濟。
蘋果首次被告壟斷
這是蘋果公司在國內首次被舉報“壟斷”。28家國內應用廠商提供了蘋果涉嫌壟斷的相關證據,且林蔚告訴記者,“召集行動仍在持續中”。
中國已經成為蘋果最重要的市場。根據App Annie數據,2016年Q3,蘋果中國區應用商店收入17億美元,超越美國,成為蘋果全球最大的應用市場。2016年Q4,中國區收入超過20億美元,蟬聯冠軍,并且創造了歷史紀錄。App Annie 指出,正是因為中國市場的亮眼表現,directadmin安裝 directadmin漢化,推動了整個iOS 應用市場的收入增長。據統計,中國市場幾乎貢獻了全球iOS應用商店收入增長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