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內容行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當由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騰訊新聞以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幾大移動資訊平臺圍繞著移動內容分發掀起。
隨后,騰訊打造企鵝號、阿里升級大魚號、百度推出百家號,BAT圍剿今日頭條掀起了內容行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近日,以今日頭條、微博、知乎為代表的三大內容巨頭又打響了內容行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上月10日,微博宣稱今日頭條擅自抓取微博自媒體賬號內容,因而封殺今日頭條內容抓取接口;這個月,今日頭條亦開始禁用微博賬號登錄,兩大社交資訊巨頭由賬號合作互通走向兵刃相見,資源搶奪戰爭進一步升級。
微博與陌陌斗,與微信斗,卻發現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今日頭條。于是,微博也開始模仿今日頭條,打造興趣內容推薦,搶奪資訊入口,如今微博上的那些資訊、短視頻,也悉數變成了以機器為主的個性化分發。
而今日頭條接二連三地推出了西瓜、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隨后又上線微頭條,可謂越來越像微博,今日頭條顯然不滿足于一個內容資訊分發平臺,而是不斷向社交發起了進攻,向微博發起了挑戰。最讓微博氣憤的是今日頭條的估值一路高漲,傳聞其最新融資后的估值將超過200億美金,與微博市值不相上下。
今年以來,今日頭條與微博之間的正面對抗越來越激烈,二者后面的戰火還會越燒越燃,內容行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內容社交正在成為戰爭核心。于是,另一帶有社交和內容雙重基因的平臺——知乎也卷入了這場世界大戰。
導火索之二:知乎開放機構號,打響被今日頭條挖角300大V反擊戰
眾所周知,知乎是整個國內互聯網平臺上優質內容的集散地,那里有著眾多知名的知乎大V源源不斷地生產優質內容。也正是這樣的知乎,讓其成為了內容領域一支任誰都不敢小覷的力量,也就有了今日頭條不惜花重金從知乎平臺挖角300多名知乎大V的事件。
不過沒過多久,知乎就打響了一場反擊戰——在 9 月 20 日宣布開放機構號注冊。如果說今日頭條重金搶奪知乎大V讓知乎一時陷入被動,那么此次知乎開放“機構號”,是讓自己獲取了從“被動”轉向“主動”的戰爭權。
一直以來,知乎都以造血大V見長,如今知乎向機構伸出橄欖枝,勢必會吸引到微博以及今日頭條上的機構大V前來入駐。 自去年 7 月機構號上線,香港主機租用 香港高防服務器,知乎已吸引 3000 多家機構入駐,覆蓋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旅游、體育等上百個行業。
與此同時,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知乎個人注冊用戶總數超過了1億,其中日活用戶達到2600萬。在這些用戶數中,根據艾瑞2017年的知乎用戶調查顯示,本科及以上用戶占比 80.1%,中高收入及小康用戶是知乎主力人群,占比 76.0%。此次全面開放“機構號”,那些在微博、今日頭條等并不具備大眾用戶吸引力的專業內容機構號,將會在知乎平臺實現他們收割用戶流量紅利的夢想。
導火索之三:今日頭條算法推薦深陷低質內容風波
今日頭條的高閱讀量內容大多都是標題黨、娛樂、軟色情等系列低俗內容,其內容質量一直飽受詬病。而自9月18日起連續三天,人民網三評今日頭條的“算法推薦”模式,從算法拉低內容,到受困信息繭房,再到內容的逆向引導,三記重擊無異于火上澆油般撬開了今日頭條的內容品質缺口。針對人民網的痛批,今日頭條也承諾將整改,這一點從前不久挖角知乎大V就可窺見一斑。
經歷了內容行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今日頭條,憑借著興趣推薦殺出了重圍,如今到了拼優質內容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深陷低質內容風波的今日頭條還能否憑借算法推薦打贏這場仗?
一場以“優質內容社交”為主導的第三次內容世界大戰正在打響
內容行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圍繞著用戶爭奪;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圍繞著個性化興趣推薦;而以微博、今日頭條、知乎發動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則是以優質內容+社交為中心。
人民網對今日頭條的痛批,是在優質內容上;今日頭條微博互掐,則亦是在內容社交上;而頭條知乎的搶人大戰,同樣在優質內容的搶奪上。而這場優質內容爭奪大戰,則率先由搶人大戰開始……
從今日頭條挖人事件開始,“搶人”大戰就已經由暗處走到了明處,優質內容的創作者之爭已成為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