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共享自行車迅速融入人們日常生活。數據顯示,目前共享自行車累計投放量超2000萬輛。隨之產生的安全隱患等問題,也引發廣泛關注。
據質檢總局網站近日公布的消息,共享自行車產品質量專項抽查結果已經出爐,這是國家相關部門首次開展對共享自行車產品的質量專項抽查。
結果顯示,在被抽查的摩拜、OFO等7個運營品牌的24批次樣品中,有3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2.5%。高于近兩年普通自行車的國抽不合格率。
不合格項目有兩個:反射器和腳蹬間隙。其中,包括由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運營的一批次共享自行車腳蹬間隙不合格。
2批次共享自行車樣品反射器不合格
反射器是一種能夠在夜間或黑暗環境中反射光線的裝置。
檢測人員表示,自行車反射器缺失,就好像汽車在夜間行駛不開車燈一樣危險。因此,國標規定自行車應該在四處安裝反射器:前、后、側及腳蹬。
這次國抽共發現有兩批次樣品反射器缺失,其車生產企業分別是:
浙江卓洛運動器材有限公司
杭州永威自行車有限公司
運營商分別是:
上海軺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浙江全域科技有限公司
摩拜生產運營的一批次樣品腳蹬間隙不合格 回應稱已下線
檢測結果顯示,由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運營的一批次共享自行車腳蹬間隙不合格。
騎過自行車的人可能會有一個感受,當自行車轉彎時,多數情況下人和車身都要適當地向轉彎一側傾斜。自行車速度越快、轉彎越急,傾斜角度就越大。此時,腳蹬如果接觸到地面,騎行者可能會摔倒,導致人身傷害。因此,國標規定自行車在傾斜25度時,腳蹬上任何零部件不能觸及地面。
試驗過程顯示,摩拜的一批次產品在車身傾斜23度左右時,腳蹬就已經觸及地面,被判定為不合格。這批次不合格的共享自行車正是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準備投放市場的一批新車。
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二級巡視員劉杰表示,質檢總局已經責成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面對監管部門的措施,不合格企業的態度如何呢?摩拜方表示,對于此次抽檢結果,摩拜向用戶和社會各界致歉。摩拜于1月16日得到抽檢結果當天,已將該批次1240輛車全部下線。同時,全面細致地深入自查所有車型,確認各車型在各方面均符合國家標準,并已向質檢部門提交了情況說明和整改報告。
專家:用自行車標準檢測共享自行車 要求低了
國家輕型電動車及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專家葉震濤強調,云服務器租用,這次國抽所依據的標準GB3565《自行車安全要求》是民用自行車的標準,是自行車最低應該達到的要求。相比較共享自行車的使用環境和使用頻率,這個標準用來檢測共享自行車明顯屬于較為寬松的指標。我們應該對共享自行車有更苛刻的要求,以保證使用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