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媒體三聲消息稱,今日頭條發出內部信指出,今后公司層面和相關場景下將使用“字節跳動”(英文“ByteDance”)品牌,不再用“今日頭條”代表公司整體品牌。在同日舉行的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張一鳴首次以字節跳動創始人、CEO的身份進行出席并發表演講。
事實上,“字節跳動”是今日頭條的知識產權和商標歸屬方公司的名稱,過去,主打移動資訊分發的今日頭條作為這家公司的主力產品被市場所知,公司主要的營收也來自于今日頭條,因此今日頭條的品牌形象能夠代表公司。 不過隨著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抖音、悟空問答等產品的崛起,這個公司已經擁有圖文、短視頻、問答等多元化內容,而今日頭條作為一個信息流閱讀產品,其品牌形象已經無法涵蓋整個公司的業務,此時改名,顯然更為適合這個正在走向全球、進行多元化布局的平臺公司。 據三聲報道,今日頭條的內部信提到了這個原因,“由于頭條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多款有影響力的產品,才使得今日頭條產品本身已經不足以代表公司整體品牌。”同時內部信提到,“隨著名稱的確定,公司的品牌梳理工作已經啟動”,這意味著公司孵化以及收購的產品,組織架構將會重新調整,財務關系以及人事任免也會迎來變革,這將讓公司內部的業務條線會更清晰、運行也能更高效。同時,抖音、musical.ly等迅猛發展的產品業績數據將更加直觀,這對于拉升今日頭條上市前估值意義重大。 此外,今日頭條更名“字節跳動”也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今日頭條”去年以來屢遭監管部門批評處罰,改名之后對改善公司形象、開拓未來發展空間都有積極意義。
谷歌的經驗對今日頭條更名有參考意義。
2015年8月,谷歌宣布重組,兩位創始人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創辦了新的控股公司“Alphabet”,原先的谷歌成為Alphabet的全資子公司,Alphabet取代谷歌在納斯達克上市。谷歌更名當天,股價上漲超過6%,在此后的兩年多時間中,股價更是接連攀升,這與改名前股價多年“雷打不動”的走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有觀點認為,谷歌變身“Alphabet”后,各條業務線更加清晰,Google X-Lab、Life Sciences、Fiber等子品牌在獨立CEO的帶領下運行更為高效,同時公司各項業務的數據也更加透明,容易讓市場看見不同業務的表現。
除了谷歌和頭條,不少公司過去也曾更換名稱,更名原因幾乎都與公司業務發展息息相關。
蘋果
2007年,蘋果公司在打造自有消費電子產品生態、進軍手機和其它設備領域的前夕,CEO喬布斯宣布將公司法定名稱從“Apple Computer Inc”(蘋果電腦公司)更改為“蘋果公司”(Apple Inc)。
這次更名向外界宣示了蘋果從電腦公司到消費電子產品公司的轉型。隨著“ Computer ”一詞從蘋果名稱中去掉,公司過去引以為傲的個人PC業務在企業戰略中退居其次。更名后不久,蘋果就推出了革命性產品——iPhone手機,正是這款產品,站群服務器,把蘋果推向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
華為
今年4月1日愚人節,華為公司將英文名稱“HUAWEI”更改為“Wahway”。這并不是一個愚人節玩笑!華為發言人隨后表示:“公司早已意識到,世界上很多用戶無法發出‘華為’這個音。根據華為此前對包括南非在內的43個國家所做的為期6個月的調查顯示,將華為的發音以及拼寫相結合,有助于華為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提升華為品牌的辨識度。”
為了方便外國人發音改變名稱,凸顯的是華為加大海外市場布局的決心。
蘇寧
今年1月,在A股上市的蘇寧云商發布公告稱,計劃將公司名稱“蘇寧云商”變更為“蘇寧易購”,實現公司名稱與品牌名稱的統一。
這已是近五年來蘇寧第二次變更企業名稱。2013年,蘇寧為了推進線上線下的融合,打造“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的“云商”模式,曾將公司名稱由“蘇寧電器”變更為“蘇寧云商”。而早在2009年蘇寧電器將網上商城全新改版升級為“蘇寧易購”。
有分析認為,兩次更名,是蘇寧在互聯網時代積極轉型的重要一部分,此次將“蘇寧易購”升級作為公司名稱,凸顯了蘇寧將聚焦智慧零售的戰略意圖。
華住
2012年11月,漢庭酒店集團宣布更名為“華住酒店集團”。公司表示,今后漢庭將與公司旗下禧玥、全季、星程、海友酒店品牌等一樣,只作為一個品牌名稱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