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歡度端午節之際,一則新聞在科技圈內刷屏:谷歌5.5億美元投資京東。于是,關于谷歌如何通過投資京東,牽制亞馬遜,同時京東通過和谷歌的合作,云服務器租用,增強與阿里抗衡的實力等解讀迅速流行開來。
但這則新聞,或許遠沒有重大到這樣的程度。從谷歌方面來看,這則消息是以谷歌亞太主席Karim Temsamani的名義發出的,從谷歌方面的新聞稿來看,這筆投資更多的是針對亞太地區的用戶,遠遠達不到所謂更廣泛的海外用戶的程度。
另外,谷歌的這筆投資是由谷歌具體業務部門所做出,并非從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的層面做出,從投資額度來看,5.5億美元也僅占目前市值超過600億美元的京東股份的不到1%。
谷歌在新聞稿中稱,亞太區是全球電商領域最大和發展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到2025年,東南亞地區用戶在線消費總額或將達到881億美元。
“這些亞太地區的消費者隨時準備消費,但很難被取悅。”谷歌在新聞稿中說。
谷歌稱,通過對京東的5.5億美元的投資,將加速向包括東南亞地區的全球消費者在零售領域提供更有幫助的、更為個性化的高質量服務。
谷歌表示,這一合作將結合京東在供應鏈和物流方面的技術和經驗以及谷歌的技術,雙方將共同探索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在線購物體驗的新方式,為他們提供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購物的能力。
谷歌還提出,作為合作的一部分,京東將加入“谷歌購物”(Google Shopping),向全球多個地區的消費者帶來高品質的商品。
谷歌購物的前身是“谷歌商品搜索”,過去主要是為用戶提供搜索商品并進行比價使用,和谷歌其他服務一樣,谷歌商品搜索也是通過廣告變現,但2012年,谷歌將這一服務更名為“谷歌購物”(Google Shopping),并將變現模式改為商家向谷歌付費以使自己的商品上線,類似于谷歌自己推出的一種精選商品的服務。
但該服務在去年被歐盟罰款24億歐元,理由是谷歌違反了反壟斷的相關法規,相比其他商品,給自己的在線消費服務更高的搜索顯示位置。
盡管對于京東來說,通過谷歌的平臺,將讓其更方便地觸達更多的海外用戶,但初期的影響或許僅限于亞太地區,遠遠達不到更廣泛意義上的海外用戶的程度,且其優選商品通過“谷歌購物”這一平臺,如果受到“特殊優待”,是否會再度觸及反壟斷相關條例尚不得而知,對谷歌而言,國內服務器租用 服務器托管,這筆投資也難稱得上是其在電商領域的一次戰略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