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第三浪潮)
四大門戶網站;搜索引擎
2009年之后,隨著國內2G、3G網絡的發展,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移動互聯網用戶迅速增長,這一階段被稱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第三浪潮。
40年的改革開放史,同時也是我國互聯網24年的發展史。
2009
從1994年到2015年,如果前三個階段的中國互聯網都屬于在追逐國外互聯網的步伐的話,那么發展到2015年之后的中國互聯網則開始了對國外互聯網的趕超。
序幕:
網易、搜狐、新浪、騰訊;百度
“互聯網+”
在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為動力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中國領先布局并取得了不少優異成果。
2001年之后,博客、SNS、論壇等社交網站開始出現,云服務器租用,中國網民從信息分享階段進入個人門戶階段,這一時期的中國互聯網網民增多、社交平臺占據互聯網主流。
2001
1994
|
2G、3G網絡發展
對于中國網民來說,2009年之后的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吃、穿、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因此,在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互聯網+”的概念被提出,互聯網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也愈加凸顯。
2000
1997
之后
改革開放的40年,云服務器租用,中國經濟得到飛躍發展,中國互聯網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風雨征程,走過了24年。
比如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上,繼我國成為全球光纖寬帶網絡覆蓋最廣、4G移動網絡規模最大的國家之后,我國提前參與到了5G技術的標準建設,并在國外有一定的領先地位;
之后的1997到2000年,四大門戶網站:網易、搜狐、新浪、騰訊相繼成立,搜索引擎百度市場不斷擴大,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構成了早期中國商業互聯網發展的基本特征。而在早期的互聯網創業中,多以留學歸來的海歸或技術極客為主。他們憑借自身的經歷或興趣打開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大門。
Internet(第一浪潮)
9.14
之后
1987年9月14日,中國向世界發出了第一封電子郵件,這封電子郵件揭開了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序幕。
40年風雨兼程,40年砥礪圖強。
序幕:中國? 世界的第一封電子郵件
微博、微信等移動社交APP不斷興起;美團、糯米、餓了么團購大戰;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移動支付滲透到人們生活。
社交網站開始出現(第二浪潮)
接下來的中國互聯網,還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驚喜呢?對人們生活造成哪些影響?我們拭目以待。
4.20
1987
之后
博客、SNS、論壇
1994年4月20日,中國實現與internet的TCP/IP協議族連接,從而開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務,中國在國際上正式被承認 為 “有互聯網的國家”。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我國互聯網的蓬勃發展。
2015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奏響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曲。在改革開放政策的引領下,我國科技實力不斷增強,互聯網行業迅速發展。
中國?“有互聯網的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