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人們總希望創造一些美麗事物能夠保持甚至增加公眾對這項技術的興趣。這一點在量子計算還處于早期研究階段時非常重要。雖然實驗正在進行,學術論文也在發表,但這項技術的許多優勢仍停留在理論層面。例如,量子計算機還沒有能夠破解現有的金融加密技術,也無法運行復雜的天氣模擬程序。如果你沒有跟上最新的研究,很難知道量子計算到底是真實還是完全的虛幻。
去年的這個時候,IBM為國際消費電子展推出了一臺5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當時這臺機器的外觀格外引人注目:錯綜復雜的管線讓這部機器看起來就像是一盞蒸汽朋克題材的吊燈。因為整套系統太過復雜,IBM直接把笨重的冷卻和電源管理部件留在了家里。整個系統位于紐約的研究實驗室,美國站群服務器 亞洲服務器,占滿了一個大房間。IBM量子生態系統與策略副總裁鮑勃·蘇特爾(Bob Sutor)說,這臺機器功能齊全但設計并不完美。
大約從一年前開始,IBM開始做一個完全集成的系統:它是模塊化的,易于升級,并針對量子計算進行了優化。時至2019年度國際消費電子展,IBM揭開了其量子計算機IBM Q System One的神秘面紗。
IBM Q System One所有的部件都安置在一個2.7米高的立方體中,而這個立方體由半英寸厚的玻璃制成。其前后兩扇“門”可以同時打開,以便于工程師可以操作前端的量子計算機,以及隱藏在背后的各種冷卻和控制模塊。由于同時打開兩扇門會導致立方體傾斜,因此整個玻璃立方體周邊通過鋁質以及鋼質框架進行了加固。這種外觀構造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量子計算機結構上的完整性,同時使得振動等其他潛在干擾最小化。
不幸的是,出現在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的Q System One只是一個模型。它每側的玻璃框架只有2.3米高,而且并沒有隱藏各種冷卻、電力和系統監控組件的后面板。IBM還拆除了量子計算機的保護罩,這樣參觀者就可以直接看到保持量子比特正常運行的管道和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