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照母山片區,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樓高24層,可容納3000人同時辦公——8月25日,騰訊西南總部大廈正式啟用。
這座智慧互聯的創新型總部大廈,引入了騰訊智能化大數據產品能力、騰訊微瓴物聯網操作系統 、騰訊優圖人臉識別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等,其中,建筑的智能化成為一大亮點。
8月25日上午,騰訊西南總部大廈啟用儀式上,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下稱“重慶市住建委”)與騰訊公司就共推智能建造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8月26日,在2019年重慶智博會智慧建筑分論壇上,雙方共同打造的騰訊云微瓴智能建造平臺正式對外發布。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出席了騰訊與重慶市住建委的簽約,并參加了騰訊云微瓴智能建造平臺的發布儀式。
騰訊云微瓴智能建造平臺發布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2017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了“中國建造”這一理念,使得智能建造迎來了發展契機。
騰訊云微瓴智能建造平臺由騰訊與重慶市住建委共同打造,是以微瓴數字開放平臺為基礎,歐洲服務器租用,通過對工程建造領域IoT數據、業務數據、空間數據的融合,為工程建造提供數據共建共用、模型共建共享、應用共建共生的一站式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
該平臺就像手機應用商店,工程行業軟件廠商可以利用平臺底層的行業模型及工具,快速構建工程領域的軟件和服務,并開放到應用商店,工程各參建方企業可以從中選擇合適的工程管理軟件,例如工程項目的協同設計、造價和成本、采購和配送、計劃管理、智慧工地以及項目層級全施工過程、全項目管理功能、全參建方用戶、全工程類型的全體系化項目管理軟件等等。
使用者越多,平臺就能融合更多的建造領域數據,并基于這個統一的建筑業互聯網平臺,為工程參建各方提供各自所需的數據,從而幫助企業精細化管理工程項目、降本增效、合規避險,同時依托平臺培育智能建造產業軟件生態。
據重慶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重慶正以推廣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為主要著力點,改變傳統建造方式,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建筑業深度融合,域名購買,提升建筑智能化應用水平。
本屆智博會上發布的騰訊云微瓴智能建造平臺,希望提升數字化、智能化在建造領域的應用價值,力爭到2022年,重慶市30%以上工程項目采用智能建造模式,30%以上的建筑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并為全國智能建造提供樣本價值。
根據協議,除了共同打造建筑業互聯網平臺之外,騰訊與重慶市住建委達成的戰略合作內容還包括:共同培育智能建造產業生態,共同推進建筑業大數據應用,共同發展建筑業互聯網金融,發展“互聯網+建筑+金融”的建筑業互聯網金融模式。
深度布局智能物聯網
本次與重慶市住建委的戰略合作是騰訊在智能建造領域的一次深度布局。
所謂智能建造,就是工程建造全過程各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是數字化的新型建造方式。而建造只是智慧建筑的一個環節,在一棟大樓內部,每一項設備如何智能化,如何更好地調配資源使得這些設備互相協作與聯動,成為構建智能物聯網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智能建筑領域,騰訊早已搶先布局。騰訊微瓴是一個騰訊自主設計研發的,適合各行業的、安全、靈活且可以高效觸達用戶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微瓴沿襲騰訊強大的通訊和安全能力,結合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建筑、智慧園區、智慧校園、智慧商超、智慧工地、智慧社區等各行各業發揮自己的價值,努力實現“萬物互聯”。
微瓴具備強大的連接能力、設備/系統的管理能力、數據管理能力、消息服務能力、智能分析能力、開放企業應用市場能力以及安全能力等,將全面助力各行業快速步入物聯網時代。
在產業互聯網時代,連接和融合勢在必行,數字化轉型成為根本。騰訊希望以最開放的姿態做工程產業互聯網的連接器,開放共享模式,聚集產業優秀服務商,為工程產業互聯網打造共生共贏的全新生態。
據悉,在工程領域,微瓴智能建造平臺已聯合大象云、有明云、地厚云圖等多家業內優秀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工程產業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