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進入一個新的轉折點,互聯網非車險的保費規模超過互聯網車險保費。”中國保險行業協會8月29日發布的互聯網財險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互聯網財險業務規模平穩發展,增速有所下降,主要是互聯網車險業務有所下降,但互聯網非車險業務仍保持高速增長勢頭,達60.12%,業務占比快速提升至61.30%。該協會指出,互聯網非車險將是下一個互聯網財產保險的競爭前沿,并將迎來充分的競爭。
互聯網財險保費 同比增長16.89%
上半年,整體互聯網財產保險業務規模平穩發展、增速下降,VPS,71家財險公司的互聯網保險業務保費收入共381.53億元,同比增長16.89%,高出全渠道財產保險市場5.57個百分點。不過,增速與2018年下半年相比出現了明顯下降。
從互聯網財產保險市場的競爭來看,上半年,互聯網財產保險保費規模位居前八位的公司分別為人保財險、眾安保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大地保險、太平財險、泰康在線、國泰產險,8家公司互聯網業務保費收入共計289.68億元,占互聯網保險市場的75.93%,較2018年增加0.60個百分點。保費規模位居前三位的為人保財險、眾安保險和平安產險,合計保費收入為166.94億元,人保財險躍居第一位,占18.45%。
值得注意的是,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互聯網保險業務增速有所回落。上半年,眾安保險、泰康在線、安心保險、易安保險4家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合計保費收入共92.08億元,同比增速回調至17.85%,比2018年下降63.60個百分點。
互聯網車險保費 同比下滑18.12%
上半年,互聯網車險業務重新呈現負增長狀態,互聯網車險業務保費收入共147.66億元,同比下降18.12%,而2018年的互聯網車險同比增長了20.03%。
受業務規模下降的影響,互聯網車險業務的占比也明顯下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表示,互聯網車險業務占比長期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上半年,這種趨勢更加明顯。2018年,國內服務器,互聯網車險業務占比為53.03%,同比下降9.22個百分點,而今年上半年互聯網車險業務占比僅為38.70%,半年以內下降近15個百分點。
從渠道來源看,上半年,互聯網車險以保險公司自營移動端為主,保險公司自營移動端對互聯網車險業務的貢獻度為67.62%,其中,移動APP的貢獻度為44.47%,微信公眾號的貢獻度為21.84%。同時,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貢獻度為17.31%,第三方網絡平臺的貢獻度為8.36%,保險公司PC端官網的貢獻度僅為5.20%。
互聯網非車險保費 占比突破50%
上半年,互聯網非車險業務仍保持平穩高速增長的勢頭,業務占比持續提升并突破50%,首次超過互聯網車險業務規模。數據顯示,互聯網非車險保費收入共計233.86億元,同比增長60.12%,仍保持高速增長勢頭,業務占比快速提升至61.30%。
在互聯網非車險市場,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優勢明顯。上半年,眾安保險、泰康在線和易安保險分別位居互聯網非車險保費收入的第一、第五和第八位,安心財險位居第九位,合計保費收入80.17億元,占互聯網非車險保費收入的34.28%。不過,隨著互聯網非車險市場的競爭越來越充分,市場份額排名靠前公司的市場占比與2018年相比也有所下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認為,傳統保險公司與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
從互聯網非車險的險種結構來看,意外健康險是第一大險種,保費收入共114.40億元,占互聯網保險保費的29.98%。其他主要非車險險種還包括退貨運費險、信用保證保險、財產險和責任險等。
互聯網非車險業務渠道仍以第三方網絡平臺為主。上半年,第三方網絡平臺對互聯網非車險的貢獻度為64.85%,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的貢獻度為22.77%,保險公司PC端官網的貢獻度為7.55%,而保險公司移動端的貢獻度僅為2.83%。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表示,當前,車險市場競爭加劇,財產保險公司積極開拓非車險市場。傳統保險公司的互聯網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目前正在加快節奏。新“國十條”及黨的十九大報告均非常重視民生問題,中國銀保監會“十三五”規劃綱提出把服務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滿足多樣化風險保障需求作為保險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與人民生活需要息息相關的非車險迎來重要發展機遇,互聯網非車險將是下一個互聯網財產保險的競爭前沿,并將迎來充分的競爭。該協會還指出,行業在積極發展互聯網非車險業務的同時,將更重視科學創新、合規經營、防范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