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布局最早、聲量最高,也最受國內外關注的中國頭號玩家,此問已非一日。
今天,波士頓咨詢在密集調研后,給出了“平臺”視角下的觀察和答案。
這家全球知名的第三方咨詢機構,認為以AI為核心的“智能時代”正在邁步產業化階段,而該階段最迫切需求的,就是智能化平臺。
也只有平臺的提供者,才能在時代轉型背景下受到矚目。
基于此,波士頓咨詢從全球兩大經濟體中,選出了中美“平臺模式”代表——百度和谷歌。
波士頓咨詢怎么看AI?
在波士頓咨詢的分析體系中,AI帶來的突破正式開啟了“產業智能化”時代。
這是繼工業化(蒸汽 技術)、電氣化(電力技術)和信息化(計算機及信息技術)后,人類面臨的最新技術革命。
另外,還有5G、物聯網和云計算等多重新技術浪潮疊加,機遇前所未有。
但并非毫無挑戰。
歷史上每一次重大技術變革,都意味著產業被重新定義和書寫,而這種“重新”背后的需求,是底層基礎創新平臺。
波士頓咨詢認為,相較而言,技術和產業賦能并重的AI平臺,可能更符合中國實際。
因此在多項領域對比中,波士頓咨詢認為百度目前形成的基礎平臺,是中國特色發展的結果。
他們選取了最受關注的幾大領域,以現有“結果”之不同,來分析國情場景原因,最后希望得出未來趨勢判斷。
首先是“無人車領域”。
平臺管理上,谷歌采用了較為謹慎的強把控策略;而百度則更為開放,共享各種技術能力,構建廣泛的生態系統。
波士頓咨詢指出,這種差別與谷歌和百度自身的特點與面臨的環境有關,也是雙方符合所在環境的主要結果。
與谷歌相比,中國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上起步較晚,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彎道超車”。
因此,百度打造了Apollo平臺,基于云端服務、開源軟件、硬件開發以及車輛認證,從數據、軟件和硬件多層面來提供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能力。
波士頓咨詢在報告中提到,實踐證明,數家廠商通過Apollo開放平臺降低研發、生產和銷售門檻,比時間表提前兩年推出100輛無人車。
其次是開發平臺打造方面,也體現了完全不同的思路。
谷歌更強調技術能力全面和廣泛,關注AI技術開發的全流程支持。最直接的體現就是TensorFlow的社區搭建。
在技術開發的初始階段,谷歌為技術開發者提供豐富的算法選擇和配套資源。在技術部署階段,提供了更為高效的測試和部署方式等等。
整體上是我給你提供支持,想怎么用看你自己,對開發者自主性要求比較高,使用門檻也高。
而百度打造的飛槳,雖然同樣是立足于技術平臺,但其定位更偏向于對開發者的“輔導”及“市場教育”。
飛槳不但提供了使開發更為便捷的深度學習框架,也開放了大規模深度學習模型訓練技術,支持萬億級規模參數的模型高效訓練,支持多端多平臺的部署,還針對產業應用開源開放面向多領域的工業級模型庫,更好地支撐產業落地。
另外,百度還推出無需代碼編寫的人工智能建模工具EasyDL。可視化操作和自動化的流程管理,讓非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人才也能輕松創造出定制化的人工智能模型等等。
這種方式頗有成效:飛槳已經服務了超過150萬名開發者,為傳統行業節省了超過一個億,EasyDL也被應用到22個行業中。
在波士頓咨詢的完整報告中,產業落地僅是維度之一,云服務器租用,還分析了包括國家戰略、傳統基本盤,運營能力等要素。
而最終結論也清晰而明確,在產業智能化時代,中國獨特的市場環境使企業面臨多方面挑戰,而百度AI發展中形成的“開放平臺”戰略模式,更符合中國實際需要。
與谷歌AI相提并論,波士頓咨詢把百度AI作為中國產業智能化的基礎平臺代表,并認為其代表了中國特色技術變革的需求。
無獨有偶,如今知名機構和國際主流機構,也把百度作為管窺中國AI的重要對象。
2018年1月,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登上最新一期《時代周刊》封面。
《時代周刊》稱李彥宏為“THE INNOVATOR(創新者)”,并在內文中以“百度李彥宏正在幫助中國贏得21世紀”為題,詳細報道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