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復工復產潮,將給企業園區、工業園區、商業廣場、社區等場所的疫情防控帶來較大挑戰。如何做好疫情監測管理、防控測溫管理工作,保障場所的正常運營及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近日,通過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以及紅外熱成像技術,中國系統推出非接觸式、高精度、響應快、高流量紅外熱成像體溫篩查解決方案——智能體溫檢測系統,并已成功應用于中國航油等企業。
談及使用感受,中國航油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航油高度重視、密切關注疫情的發展形勢,借助于先進、高效、穩定的智能體溫監測系統,在保障員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確保了疫情阻擊戰順利推進和中國航油安全生產工作的平穩有序進行。”
中國航油已采用智能體溫檢測系統
據了解,智能體溫檢測系統可以實現對大流量人員的體溫快速檢測、記錄以及報警,并具備諸多亮點。
安全測距遠:測溫距離可達2.5-3米, 保障工作人員安全
檢測精準高:可達 ±0.3℃(加黑體)
檢測效率高:秒級檢測出結果,可實現快速大面積檢測;
風險預警準:檢測未戴口罩人員、體溫過高人員報警
加強疫情防控:用AI技術智能識別風險人員,快速干預,將不安全隱患“扼殺”于萌芽中
提升經濟效益:減少人力需求,VPS租用,降低人工成本,助力學校、園區、企業等運行秩序,提升管理效率
降低管理風險:智能化非接觸、無感識別系統,減少工作人員現場值守、人員聚集風險
在具體實現上,以軟件園區為例,智能體溫檢測系統架構如下圖所示。
智能體溫檢測系統架構圖
采集層:包括用于人臉檢測及溫度、戴口罩等異常分析的前端設備,以及用于人員信息登記的人證核驗設備或小程序,為后臺的人員身份識別提供數據基礎。
數據層:包括前端人臉檢測設備上傳的實時動態數據和信息采集軟件上傳的人員身份信息。
服務層:數據中心接收到前端的數據后,基于前期人證核驗一體機采集的數據,通過調用人臉對比引擎可以實現人臉身份的識別。
應用層:通過對視頻的智能化分析實現人臉抓拍和對比分析等應用; 通過對數據分析可實現人員進出統計、人員身份分析、異常人員預警以及大數據看板展示等功能。針對疫情嚴重的場景,可實現人體高溫預警、未佩戴口罩預警、陌生來訪人員預警和關注人員預警等管控手段。
智能體溫檢測系統通過采用高性能紅外鏡頭,性能優異的成像處理電路,并嵌入先進的圖像處理算法,具備熱成像好、測溫精度高、速度快,directadmin漢化,使用安全等特點,適合于企業辦公、學校、工廠、工地等人員密集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