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簡稱“MWC”)宣布取消后,華為迅速調整策略,將原定于在MWC舉辦的新品發布會,改為線上舉行。整個發布會僅用了一個小時便介紹了華為Mate Xs、華為路由AX3系列智能路由器、華為5G CPE Pro 2路由器、HUAWEI MatePad Pro5G、HUAWEI MateBook 筆記本等產品。
但要說本場的重頭戲,應該是壓軸出場的HMS Core 4.0。
發布會上,余承東用了十余張PPT,重點介紹了近期發布的HMS Core4.0的新能力、新特性。
為何余承東這次用如此大的篇幅重點介紹HMS Core 4.0?
2019年5月,受“實體清單”影響,Google對華為提供所有硬件、軟件、技術轉讓服務、以及GMS(Google Mobile Service,谷歌移動服務框架)全部暫停。
面對層層圍剿,華為選擇正面反擊,2019年連續發布:一是面對業界最難啃的骨頭之一操作系統推出鴻蒙OS;二是開始大幅迭代更新HMS Core。同時,華為在2019年華為開發者大會(HDC)上,宣布全面開放HMS生態,并投入10億美元,免備案主機,推出面向開發者的“耀星計劃”,力圖打造智慧數字云服務創新生態。早在2016年,華為就已發布HMS Core2.4.0版本,“實體清單”加快了華為的研發進程,才讓業界得以看到現在的HMS Core 4.0。新版本在原有基礎上,新增情景感知服務、數字版權服務、機器學習服務、線上快速身份驗證服務、運動健康服務、用戶身份服務、近距離通信服務、全景服務、位置服務、動態標簽管理器服務等能力,與谷歌的服務全面并齊。可以說,HMS Core 4.0,是華為構建HMS全球生態的重要里程碑,這也是余承東本次重點介紹HMS Core的原因所在。
發布會上,余承東重點介紹了HMS Core中的機器學習服務、掃碼服務、地圖服務等多項具有優勢的能力。
機器學習服務Machine Learning Kit
余承東表示:“相比GMS Core,HMS Core的機器學習服務能力更為出色,其可以帶來更強大的AI能力,并能支持各類應用。” 以人臉識別功能為例,其主要應用于娛樂類應用,比如視頻通話時,你可以給臉部添加動態素材動效。
從華為官方材料來看,華為機器學習服務具有高準確率和低延遲的特點。其性能數據對比谷歌也顯示出明顯優勢,例如,識別人臉輪廓點的數量高出GMS Core 714點,時延比谷歌GMS Core低62%,并且支持三維立體識別、多人臉檢測和7個表情識別,而這些都是谷歌不具備的。
統一掃碼服務Scan Kit
談及統一掃碼服務,余承東說:“華為的安全掃碼服務,可以在較遠距離下就完成掃碼,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當前,從線下買菜、到網上購物、再到交通出行,“一碼搞定”成為用戶呼聲較高的需求之一,這種情況下華為推出安全掃碼服務確實應景。
華為通過圖片演示展示了統一掃碼服務的優勢:在遠距離情況下,統一掃碼服務能力還能實現對條形碼或二維碼的檢測和自動放大。而GMS Core并不具備這一功能。此外,華為官方稱HMS Core針對強光照、污損、柱面等復雜掃碼場景的識別準確率和識別速度也高于谷歌。
通過統一掃碼服務和安全檢測服務的組合出現可以看出,華為希望向用戶和開發者呈現安全與智慧并存的解決方案。安全檢測服務與統一掃碼服務的配合,能讓用戶避免誤掃惡意二維碼給自己造成損失。
地圖服務Map, Site & Location Kit
地圖服務可以說是應用最廣泛的能力之一,生活中沒人能離開他。如果你是一位資深互聯網玩家,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App都需要獲取用戶的地址位置權限,如導航App、健身App和電商App等。在這種情況下,App的地圖服務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余承東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應用,開始使用華為地圖、定位和位置服務的能力來給用戶提供更準確的定位。
華為展示了地圖服務的4項關鍵能力數據:華為地圖服務支持50多種語言和200多個國家;定位精確度高出GMS Core約25%;并且華為地圖服務擁有僅720KB的極小SDK安裝包,這對開發者而言誘惑極大。
從發布會上可以看出,HMS Core不僅追趕上了谷歌,甚至表現比谷歌優秀。并且在市場覆蓋上,HMS Core確實表現出明顯的優勢。一是華為的分布式操作能力,HMS Core能運用在在華為自有產品和第三方合作廠商的產品上,在硬件設備的多樣性覆蓋上形成對GMS的優勢。其次HMS Core的終端用戶覆蓋數,其現已服務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積覆蓋約6億全球用戶。其三是HMS Core的開發者群體支撐,基于谷歌的壟斷,開發者在使用GMS Core時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相比之下HMS Core給予了開發者更多的利益分配。目前華為全球注冊的開發者數量高達130萬人,全球范圍內接入HMS Core的應用數量也已超過5.5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