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往幾年中,除了智妙手表之外,別的一個頗引人存眷的穿著產物是舉動手環,很多消費者購置手環之后舉辦步數統計,但愿借此減肥。然而一個跟蹤觀測顯示,手環計步無助于減肥,九成的用戶最終放棄了手環。
據美國媒體Kens5報道,美國權威的媒體“消費者陳訴”舉辦了這項跟蹤觀測。在2016年,觀測人員跟蹤了800名舉動手環的成年用戶,查察他們利用手環計步以及體重變革環境。由于Fitbit品牌在市場份額上占優勢,因此受觀測的用戶大部門利用Fitbit手環。
統計發明,大部門手環用戶天天統計的步數為5000步到7000步。在佩帶半年之后,佩帶者的體重可能血壓狀況并未有良性改進。
在佩帶一年后,九成的消費者已經不再佩帶手環。
媒體指出,純真依靠手環統計步數顯然不敷以減輕體重,莫斯科服務器 新加坡vps,消費者還需要舉辦強度適中的舉動,或是舉辦康健飲食。
這家權威媒體也對市面上的舉動手環舉辦了一番評測,并推薦了幾款產物,個中包羅Fitbit Surge(250美元)、Tom Tom Spark Cardio Plus Music (130美元)、Garmin VivoSmart(150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也有其他的研究證明白舉動手環對付減肥并無實質輔佐。好比美國匹茲堡大學觀測了470名減肥者,個中一半人佩帶舉動手環。而在跟蹤觀測竣事時,研究人員發明佩帶手環的減肥者平均減了3.5公斤,可是沒有手環的人士,反倒是減去了5.9公斤。
舉動手環是連年來新呈現的一種消費電子產物,最初激發了消費者的樂趣,可是各類數據表白,一般在一段時間之后,消費者失去了佩帶手環的樂趣。好比Fitbit公司宣布的一個數據顯示,在1090萬手環注冊用戶中,只有670萬人是活潑用戶,即保持著佩帶手環舉辦統計的習慣。大部門用戶在五分鐘熱渡已往之后就把手環束之高閣。
不外,權威市場咨詢機構IDC宣布的數據顯示,全球舉動手環市場今朝仍有增長。好比三季度,Fitbit手環銷量增長了11%,中國小米增長了4%,Garmin增長了12.2%。
媒體指出,舉動手環市場正在泛起會合化,少數品牌把持市場份額。之前有動靜稱,微軟已經放棄了舉動手環項目,一些零售商正在清倉。別的,體育品牌耐克據稱也已經遣散了開拓設計團隊,放棄了手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