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的那場宣布會,是梁軍“惡夢”的開始。
這是樂視首創人賈躍亭“山寨”喬布斯的首秀。身著玄色圓領T恤、玄色休閑西裝褲,賈躍亭在臺上不絕調動手勢,拼命宣揚樂視超等電視將會如何顛覆行業----即便沒有任何產物,甚至沒有任何參數,只有一份PPT。
那天,身為樂視電視操盤手的梁軍不是主角。他坐在臺下,默不出聲,直到宣布會竣事后倉皇回到公司。
第二天,樂視復牌。甫一開盤,機構簇擁出逃,樂視股價從開盤的23.50元一路跌到收盤時的22.80元。沒有人相信這個故事。各路媒體發聲質疑,用谷歌、索尼、微軟的前車之鑒力證樂視電視必敗。
投資人們也急了。此日起,他們連續來到位于光彩路泰達時代廣場的樂視總部,從稠濁著各類難以名狀氣味、形如大網吧的工位中揪出但凡能揪出的所有樂視高管----雖然,也包羅認真這塊“問題業務”的梁軍。
工科配景的梁軍本有些沉默沉靜寡言。但此時,一天最多幾十場的面談讓他無路可逃,哪怕中午用飯,也不得不分一半品味時間去安慰煩躁甚至已經開始焦躁的投資人。
然而,這并沒起到什么浸染。快要3個月時間,樂視股價近乎只陰不陽;到當年的12月3日,樂視跌到了13.91元,險些是9月20日復牌那天的一半。
所有人都認為樂視錯了。
但老天似乎開了個大玩笑。時間撥向2016年11月。在11月6日賈躍亭果真認可資金危機后,樂視旗下多項業務蒙受質疑;裁人據說迭起,股價下跌、機構出逃,樂視帝國再次搖搖欲墜。
存亡關頭,曾親自給樂視帶上“PPT公司”帽子的樂視電視,卻成為樂視為數不多的根基面亮點。賈躍亭還暗示,樂視要遏制計謀擴張,來歲開始,樂視要形成正向現金流,第一塊盈利的業務會是樂視電視。
就這樣,樂視電視一回身釀成了“樂視模式”的典型:作為互聯網電視規模的龍頭,樂視電視近1000萬臺的銷量,不只是樂視安撫外界的戰績,更是賈躍亭冒險進軍汽車的信心起點。
樂視電視的階段性樂成,畢竟是偶爾照舊模式的勝利?為何各大傳統電視廠商和小米等其他互聯網公司,在互聯網電視這一規模未能勝出?
偏向之爭:從機頂盒到電視
梁軍是2012年2月入職樂視的。
入職之前,梁軍在遐想待了16年,最后一個地位是“遐想團體智妙手機的產物開拓副總裁”,與電視毫無干系。事實上,在2011年賈躍亭委托的獵頭找上梁軍時,也只是奉告讓梁軍做個安卓相關的機頂盒項目。
梁軍很感樂趣。2011年,安卓手機在海內起步還不久,雷軍在8月做了小米手機,算是添了把火。但在智能機頂盒上,卻是另一片冷落的情形,這個觀念其時還很是生疏。
梁軍嘗鮮買了個盒子。在互聯網上看視頻,不再需要買光盤。于是,顛末數個月的聯系后,梁軍終于下定刻意去職,去追尋本身篤定的這個風口。
初來樂視,梁軍和賈躍亭舉辦了一次長談。機頂盒的偏向是對的,梁軍匯報賈躍亭,這就是將來的偏向,而且風險也小,沒短處。
“電視呢?”
“電視風險太大了”。
但沒想到,賈躍亭此時存眷的點卻已經在電視上了。梁軍至今還記得賈躍亭其時重復強調的一句話,“蘋果模式做電視絕對很是牛,我們比蘋果強的處所就是我們尚有互聯網業務”。固然在內部集會會議上,穩扎穩打慣了的梁軍從來都是對電視業務持“不發起努力推進立場”,但對這句話沒什么意見。
而賈躍亭口中的“互聯網業務”-----樂視網,好像也一直在做一件奇怪的事兒。那幾年,樂視一直在試圖買下如今看來并不昂貴的版權。按照2012年樂視網年報,停止當年年尾,樂視已經擁有影戲版權高出5000部,電視劇版權高出90000集。
這在其時盜版猖狂的情況下,并不容易領略。2010年前后,視頻網站疲于合縱連橫,一家家倒下去,卻不見幸存者站起來;奮發的帶寬本錢,疲軟的告白業務,令視頻網站們焦于生計,若要再拿出大筆錢去購買版權,確實不切實際。
賈躍亭在“逆勢而為”。梁軍也只是以為,互聯網正版內容,假如放在高清大屏新終端上,也許會有戲。但這句話的前提有點多,究竟崇尚正版的時代并沒有真正到來。
即便如此,這已經是一個被賈躍亭明了了的偏向。只是,進入電視行業照舊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