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區最大規模的安全會議——2017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ISC)今日上午在國家會議中心正式召開。安全牛記者也來到現場,并按照致辭及分享順序,將干貨內容記錄如下。
致辭部分:
楊小偉
今年的ISC大會主題是“人是安全的尺度”,因為網絡安全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除此以外,還應在以下三個方面努力:加強技術創新,并在物聯網、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領域進行前瞻性布局;帶動產業需求,力求建立良好的業界生態圈;完善網絡空間法治環境,打造“人人學安全、懂安全和重安全”的良好社會氛圍。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楊小偉
趙志國
近年網絡攻擊頻發,并呈現出成本持續降低、手段趨于復雜、損失不斷增大的嚴峻態勢。對于愈演愈烈的攻擊態勢,應提升態勢感知、應急處置、攻擊溯源等方面安全能力;加強網絡安全能力的部署、監督與落實;并推進大數據的安全監管和個人信息保護機制的建設。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志國
郭啟全
發展和安全能力都是硬道理。企業要研究國家、重要行業部門的需求,發展自己的業務能力。警察和軍隊、行業部門和企業、國家各級財政及相關部門,也應從保衛、保護和保障的三個角度,三位一體地實現以等級保護制度為基礎,對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保護。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總工程師郭啟全
張平武
無論是實現廣泛的互聯互通,還是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發展,都需要密碼技術作為重要基礎支撐。以密碼技術為核心,才能真正實現可信互聯、安全互通。
鄔賀銓
新的數字經濟機遇也帶來了新的安全隱患和新的攻擊目標。因此,要在“更新安全理念、部署智能安全設備、提升應對安全挑戰能力”這三方面做出努力。而在人才培養方面,因為目前能結合新安全技術和傳統產業的復合型人才匱乏,所以要更加重視安全人才的培養,以及人在應對網絡攻擊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
齊向東
今年的幾起重大勒索攻擊事件表明,傳統的安全技術和產品已經完全無法阻止網絡攻擊的發生。隨著大范圍的無差別網絡攻擊事件頻發,以及更多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成為重點攻擊目標,安全人員對于檢出率和誤報的態度,必定不能再像原來那樣隨意。通過“人+安全”體系實現的綜合性防護將在之后的攻擊事件應對中起到關鍵作用。而強大的安全運營團隊將是今后安全工作的中流砥柱。人,將成為衡量安全能力的重要尺度
——360企業安全集團董事長齊向東
議題分享:
1. 《從軍事戰爭的演變看網絡戰的發展》
前美國參聯會副主席、退役海軍上將、Red Bison咨詢集團執行董事長William A. Owens
William A. Owens
Owens表示,預計到2027年,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的奇點將到來,隨著機器越來越智能,對人工智能是否會失控的質疑聲音也越來越大。同時,戰爭的重點,也開始發生變化。未來不再是傳統軍事裝備的堆砌和升級,而是將重點和經費更多的投入在智能戰爭,包括用傳感器來對戰場態勢進行感知,國家在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建設上進一步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