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基金會COO認為,邊緣計算不是云計算的終點,而是自然的進化。
邊緣計算與大規模公有云一樣,需要一個方便的、功能強大的、可以用統一,高效和可持續的方式進行部署的云軟件堆棧。開源技術正在引領云計算走向邊緣。
說到云計算,我們大多數人想象的是大規模、集中的數據中心,運行著數千臺物理服務器。這聽起來很強大,但它實際上錯過了最大的新機遇:分布式云基礎設施。
今天,幾乎每個行業的每個公司都需要近乎即時的數據和計算資源才能獲得成功。
邊緣計算將應用程序、 數據和計算能力服務從集中式數據中心推到網絡的邏輯極限,靠近用戶、設備和傳感器。它使公司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數據放在正確的位置,支持快速和安全的訪問。
其結果是改善了用戶體驗,并且常常是有價值的戰略優勢。實施邊緣計算體系結構的決定通常由位置優化、安全性以及最重要的速度所驅動。
像VR和AI這樣的新應用程序需要以近乎實時和極低的延遲來收集和處理海量數據,因此需要在網絡邊緣進行處理。非常簡單地說就是,中樞輻射模型的成本和距離對于這些新興的用例很不實際。
不要誤會。
邊緣計算不是云計算的終點,而是自然的進化。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產生更多的數據和更多的計算和存儲需求,將云能力推向邊緣變得更有效率。
Verizon的云技術策略師Beth Cohen在5月份的波士頓OpenStack峰會上證明了這一點。
Verizon正在使用OpenStack的虛擬網絡解決方案產品。這是一個大規模分布式的網絡即服務解決方案,通過Verizon新的通用CPE設備提供——這與你的家庭路由器相當。
正如Cohen所說,“OpenStack in a Box”正在全球各地被用于提供廣域網優化、安全性和路由等基于云的服務,而且更多的服務還在開發中。
電信業是邊緣云的先驅,手機信號塔成為切入點。包括零售業和制造業在內的許多行業正在密切關注。
從機器人驅動的倉庫到石油鉆井平臺到自駕車和醫院,用例才剛剛開始被定義。
最終,你的移動設備將連接到咖啡店的小型數據中心,甚至連接到街道盡頭的小型數據中心。
這些先行者在定義邊緣計算的技術堆棧時采取了幾種不同的方法。
就像公有云一樣,邊緣計算需要一個方便而強大的云軟件堆棧,可以用統一、高效和可持續的方式進行部署。
無論是網格還是分層架構,無論控制面板在哪里,自動化都是關鍵,零接觸配置是目標。
最終,邊緣計算將是推動這一浪潮的開源技術的組合。
即使邊緣計算和私有云的使用增長,超大規模的公有云也不會消失。
我們清楚地看到混合動力是主導的方法。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更多創新案例是那些讓OpenStack和附屬的開放式基礎設施技術在邊緣小范圍內工作的組織,還同時繼續與更大規模的OpenStack私有云和公有云協同工作。
為了支持許多追求邊緣計算的OpenStack用戶,OpenStack基金會一直在跨行業組織和其他開放源代碼社區開展工作,其中包括與卡內基梅隆大學合作的Open Edge Computing Initiative和OPNFV項目。
今年9月,韓國云服務器 美國云主機,我們召集了由愛立信、英特爾和OpenStack基金會共同發起的為期兩天的有針對性的OpenDev工作會議,專注于定義邊緣計算技術。本次活動為用戶提供了一個論壇,討論OpenStack內外的不同技術如何共同實現這一目標。 OpenDev的主要成果之一是產生了一個對這個新興技術開發用例和參考架構很有興趣的全明星行業專家組。
在11月6日至8日于悉尼舉行的OpenStack峰會上,OpenStack社區的領導者、創新者和顛覆者以及更廣泛的開放式基礎設施生態系統分享邊緣案例研究,討論實際需求,并集思廣益,共同創新,共同應對挑戰邊緣計算。
云正在迅速擴大到邊緣,開源技術正在引領這一潮流。 事實上,將出現新的機會,需要新的技能和技術。 OpenStack社區正在幫助把所有開放的基礎設施部分放在合適的位置,使邊緣計算成為現實。
關注中國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們將定期推送IDC產業最新資訊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2017-11-28 11: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