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科技巨頭們在云計算領域戰得如火如荼,但對于大部分中小微企業來說,上云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賽迪顧問發布的《中國中小微企業上云白皮書(2019)》顯示,目前,中國企業上云仍處于初級階段。從企業類型視角看,中小微企業上云水平仍待提升;從行業視角看,網絡服務市場表現突出,制造業云化趨勢顯現;從區域分布視角看,企業上云區域分布“東高西低”: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地區企 業上云水平高,而甘肅、云南、新疆、西藏等地區企業上云水平相對較低。中小微企業在上云上平臺的過程中依然面臨著個性化需求多、對數據的安全性、價格的敏感性以及退出的方式高度關注、后期運維難度大,持續創新困難等三大痛點。
總體來看,VPS,當前我國云計算市場整體規模較小,與全球云計算市場相比有3-5年的差距。從細分領域來看,國內IaaS市場處于高速增長階段,以阿里云、騰訊云、UCloud為代表的廠商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并開始與AWS、微軟等國際巨頭展開正面競爭。國內SaaS市場較國外差距明顯,與國外相比,國內SaaS服務成熟度不高,缺乏行業領軍企業,市場規模偏小。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企業要解決的共同課題。“上云”已被視為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加大力度扶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其中,《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推動企業上云實施指南(2018-2020)》 、《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的發布,全國20多個省市也先后推出支持當地企業上云的行動計劃,這都印證了政府相關部門對推動數字化轉型、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助力中小微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決心。
興業證券計算機及互聯網資深研究員雷靂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前幾年,云計算作為當時貫穿熱點板塊的重要技術被資本所重視,但是相關公司從產品落地到業績增長都沒實現較好的結果。經過幾年的發展,云計算等創新技術不管在規模效應還是性能成熟度上相比2014-2015年的“雛形階段”都不可同日而語,以此為新型架構的IT布局方式正從互聯網行業向醫療、金融等行業滲透。
云計算的彈性伸縮、快速調整、數據互通等特點也可以幫助企業提升效率,助推企業數字化轉型。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隨著云計算技術與市場日益成熟,企業的“上云”意識和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巨頭開啟“云大戰” 中小企業還需努力
據媒體報道,中國電信是國內最大的固網運營商,2016年的時候有數據分析指當時全國的IDC數據中心有超過六成搭建于運營商網絡,其中又有超過半數搭建于中國電信,由此中國電信也擁有了發展云計算業務的基礎,而中國電信也順勢發展出天翼云。今年6月,天翼云和云上貴州正式簽署《基礎設施協議》,標志著自今年2月28日中國內地的iCloud業務由云上貴州負責運營后,中國電信天翼云將和云上貴州共同為iCloud提供云存儲服務,該筆簽約是業內目前最大的云計算存儲類訂單。
近年來,在數字化轉型的熱潮下,我國云計算發展正式迎來需求爆發期,公有云市場規模保持在50%以上,未來三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隨著云計算應用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擁抱”云計算服務。巨頭們持續加碼,一場“云大戰”一觸即發。
國內云服務領跑者阿里巴巴也不甘示弱,前不久,張勇宣布阿里開啟新一輪組織架構升級,主要針對的是阿里云和零售事業群,BAT的“云計劃”都已經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云計算產業充滿巨大前景的激勵下,巨頭們也紛紛加碼云計算,一場“云大戰”一觸即發。12月18日,百度宣布將智能云事業部(ACU)升級為智能云事業群組(ACG),同時負責人工智能(AI)企業級業務和云業務,由百度云總經理尹世明負責,向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匯報。百度創始人、董事長李彥宏在內部信中稱,此次調整是為了加快AI與產業結合,推動產業智能化。利用百度在AI、大數據及云計算上的技術優勢,聚焦關鍵賽道,為百度打造新的增長引擎。
國內云計算巨頭遠不止BAT。知名咨詢機構IDC發布了新一期《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跟蹤報告》,數據顯示,在2018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上,阿里云雖然繼續保持領軍位置,但受限于增速下滑,市場份額同比下降2.5%,為43%;騰訊云第二,份額11%;中國電信排名第三,份額8%;AWS第四,份額6%;金山云第五,份額5%。
其中,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成為公有云中增速最快的服務類型。2017 年,公有云IaaS市場規模達到148.7億元,相比2016年增長70.1%。截止2018 年 6 月底,共有301家企業獲得了工信部頒發的云服務(互聯網資源協作服務)牌照,隨著大量地方行業IaaS服務商的進入,預計未來幾年IaaS市場仍將快速增長。PaaS(平臺即服務)市場整體規模偏小,2017年僅為11.6億元,較2016年增加 52.6%。SaaS(軟件即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04.5億元,與2016年相比增長39.1%。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云計算經過十年左右的發展,雖然整體行業趨于成熟,但滲透率并不高。全球市場中,全球IT總投入大概是3.5萬億美金,其中云計算市場只占到3000億美金左右,整個市場滲透率只有10%左右,而國內云計算市場滲透率更低。愛分析首席分析師李喆表示,中國云計算市場滲透率只有5-7%,仍處于相對早期階段,融合和智能化是云計算領域的兩大重要趨勢。
作為國內最大的手機企業,華為更有底氣發展自己的云計算服務。數據顯示,雖然華為在中國以及全球云服務市場中的份額當前大大落后于阿里巴巴,但華為擁有的云計算專利數量卻是排在了全球第八的位置。有分析認為國內的云計算企業采用的服務器、網卡、網絡設備等搭建起來它們的數據中心,從這方面來看華為在硬件方面確實有它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