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亞馬遜中國站7月18日將停止部分電商服務的善后事宜,《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亞馬遜中國內部信息源處獲悉,此次調整涉及到的內部運營、服務人員等面臨兩條出路,云主機,一是離職,獲得N+5的賠償,二是轉崗亞馬遜全球開店等其他業務部門;與此次調整相關的一些倉庫、物流等,亞馬遜中國仍將保留。
4月25日,本報記者就上述信息向亞馬遜中國相關人士求證,對方沒有對具體細節進行回應,僅僅表示“這個之前我們已經發布官方聲明”,然后由公關媒介發來聲明:“自2014年以來,亞馬遜中國就持續聚焦并發力跨境網購,打造了以‘亞馬遜海外購’和‘Prime會員服務’為核心的獨特跨境業務模式……為了深化這一戰略轉型……我們將繼續投入并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全球開店、Kindle和云計算等各項業務在中國的穩健發展。”
調整及善后
4月17日,有爆料稱,“亞馬遜將在本周內宣布退出中國”“今后亞馬遜在中國僅保留兩塊業務,一是Kindle,二是跨境螞蟻,其他業務將全部裁撤。準確地說應該是‘亞馬遜主營業務電商將退出中國’。”
此后,本報記者第一時間獲悉,4月18日上午11時,亞馬遜中國區召集各部門員工開會,簡短的會議中,公司對所有員工的辛勤勞動和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并正式宣布了公司將進行業務調整和裁員的消息。
4月18日,亞馬遜中國通過公開聲明向媒體確認三個方面的關鍵信息;第一是“我們將于2019年7月18日停止為亞馬遜中國網站上的第三方賣家提供賣家服務”;第二是“我們將繼續投入并大力推動包括亞馬遜海外購、全球開店、Kindle和亞馬遜云計算等各項業務在中國穩健發展”;第三是“我們將與所有賣家緊密合作,完成后續交接事宜,香港免備案主機 美國服務器,以確保持續為用戶提供優質的購物體驗”。
當前,打開amazon.cn“全部商品分類”,可以看到Kindle商店;亞馬遜海外購;圖書等16大類。按照目前的聲明,除了前兩類之外,其他類別可能是調整涉及的部分。
亞馬遜中國內部信息源透露,亞馬遜將保留此次調整所涉及的一些倉庫、物流等資源。
亞馬遜中國內部信息源還告訴記者,此次調整在亞馬遜內部主要涉及“amazon.cn的運營,網站周邊的服務人員等”“人員不是很多,(因為)本來中國站就沒什么市場份額,人很少。此次調整涉及的內部人員,一種選擇是離職拿N+5的補償,一種是轉崗到全球開店等其他部門。”
對于此次調整的原因,亞馬遜中國在公開聲明中并未提及。也許正如亞馬遜內部信息源所說的,“(因為)本來中國站就沒什么份額。”
亞馬遜在2004年首次進入中國,最初幾年還可以說是中國電商市場的主要玩家之一,數據顯示,2008年亞馬遜在中國電商市場的份額為15.4%。但隨著阿里巴巴、京東等中國電商勢力的壯大,亞馬遜在中國電商市場的境遇是每況愈下,公開數據顯示,亞馬遜2014年、2016年在中國電商市場的份額分別降到了2.1%、1.3%。市場調研公司eMarketer在最新報告中表示,目前,亞馬遜在中國電商市場所占的份額只有0.7%,中國電商市場一直由阿里巴巴和京東主導。
當前,對于亞馬遜在中國收縮電商業務戰線一事,業界最集中的解讀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魏武揮認為,把亞馬遜在中國的境遇歸因于“水土不服”“決策鏈太長”“機制僵化”等,其實還停留在表面上。“與其說亞馬遜在中國太弱,不如說對手太強。”魏武揮說。
全線被壓制
對于在中國繼續保留的海外購、全球開店、Kindle和云計算等業務,亞馬遜此前是重點布局。比如,在海外購方面,亞馬遜在中國的海外購打通了與亞馬遜美國站、英國站、日本站、德國站以及亞馬遜位于中國香港的保稅倉,也就是說,中國用戶可直接下單購買亞馬遜美國站、英國站、日本站、德國站、香港保稅倉的商品,并享受其物流資源。另外,每年11月的“黑色星期五”海外購物節促銷活動已經連續在中國舉辦了五屆,號稱是除中國“雙11”之外最大的網絡購物節。
亞馬遜海外購的表現,可以說不可謂不努力,但市場效果如何?艾媒咨詢《2018-2019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在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網易考拉以27.1%的市場份額占據榜首,天貓國際和海囤全球分別以24.0%、13.2%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