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起,青云QingCloud的技術架構可以支持容器技術,2017年7月底,青云推出Kubernetes on QingCloud容器集群管理與編排應用,同年11月,正式推出Docker鏡像倉庫,打造一站式容器服務平臺。2018年7月,青云QingCloud發布了其構建在Kubernetes上的企業級分布式多租戶容器平臺KubeSphere。的確,青云QingCloud關注容器已久,而KubeSphere容器平臺的推出更是幫助容器更快、更簡單的落地,幫助企業快速構建云原生應用,實現 DevOps 和微服務落地,加快業務創新迭代,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
近日,青云QingCloud推出KubeSphere容器平臺高級版2.0,青云QingCloud應用及容器平臺研發總監周小四表示,KubeSphere是以Kubernetes為內核的企業級再造的商業容器平臺,是企業需求與技術趨勢完美結合的產物。KubeSphere 容器平臺高級版的“高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從最底層提供穩定的網絡存儲方案,給上層構建的容器平臺及業務提供了穩定的環境基礎。二是在上層應用開發和管理方面,為客戶提供了使用KubeSphere時的各種場景和所需要的各種功能。三是所見即所得的用戶體驗,讓每一步操作更專注于任務本身。
青云QingCloud應用及容器平臺研發總監周小四
正確的產品思路化解開箱即用與需求各異的矛盾
做為一個好的容器平臺,用戶的期許往往是開箱即用,這個可以理解,因為怕麻煩,所以想只關注上層業務,而不用為底層操心,用戶希望想要的功能可以一鍵即得。然而每個客戶的真實需求是不一樣的,如何化解這樣的矛盾?
KubeSphere架構
第一,KubeSphere不能脫離K8S社區。Kubernetes社區發展非???,可以把內核隨意升級或者換掉,這就意味著KubeSphere裝在任何一個發行版上都沒問題,只要是基于K8S。
第二,產品架構是松耦合、可插拔的。KubeSphere的定位是分布式操作系統,交給客戶的都是非?;A的功能,如監控、告警、日志。像DevOps、微服務這樣的高級功能,要把它做成功能模塊,可插拔、可配置的。這個難度非常大,但對用戶來說它就是一個界面,功能的裝載和卸載,都只需勾選一下,完全根據需求自己決定。這樣就能滿足用戶的這兩大需求。
周小四透露,現在發布的KubeSphere高級版2.0已經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客戶需求,下一步要發布的高級版3.0會把更多新功能提供出來。“當我認為這個產品的成熟度已經差不多的時候,一定要在架構上做改革,把它做成松耦合的、可配置的,這樣就可以把客戶吸引過來。目前就是這樣的產品思路。”
扎實的技術是最大的競爭力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云廠商的一塊大蛋糕,國內外的云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容器產品,青云QingCloud有何不同?
周小四認為首先,容器本身屬于云計算的范疇。云計算絕對不可能有一家獨大,To B企業一定是多家并存的,因為客戶有這種需求,不可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總會想嘗試其他廠商的產品。所以青云一點都不擔心,“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市場,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玩法。”第二,青云QingCloud也確實有自己的強項,比如說存儲,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存儲市場,QingStor NeonSAN仍然占據一席之地,QingStor NeonSAN是企業客戶采購之前經過嚴格測試和檢驗之后的結果。再比如說網絡,青云的網絡做得非常超前,每個VPC可以支持6萬多臺主機,目前沒有競品可以做到。
周小四認為現在的企業不會只看品牌,而會親自做PoC、做測試,進而選擇產品。青云的產品有市場競爭力,就是因為青云一直專注技術,只有這樣才能說服客戶。
企業數字化轉型離不開企業文化和人才培養
數字化轉型2.0的核心是業務轉型,數字化的作用是促進應用轉型,最終實現業務轉型。數字化轉型2.0要求企業IT向云原生架構轉型,解放架構自由度,最大化業務敏捷性,而容器則是云原生時代的核心基礎設施。企業如何擁抱容器,擁抱云原生?
周小四認為,首先是企業要認識到什么是數字化轉型,IT在其中是什么地位。以前很多企業是業務型的,業務是老大,IT是輔助性支撐部門?,F在不一樣了,IT部門是企業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的部門。
其次,企業要認識到培養人才和企業文化很重要,尤其是技術人員,一定要懂一些容器基本知識,比如Do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