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云將成為企業數字化的底座,90%的應用都會跑在云上。” 華為公司副總裁、云BU總裁鄭葉來在華為云城市峰會2019杭州站上表示。對于華為而言,則要在云計算這個底座之上,聚合自身技術力量,更好地發揮協同優勢,幫助企業釋放生產力新潛能。
Cloud+X ,蘊含無限可能
為此,鄭葉來在本次大會上提出了“Cloud+X”戰略,其中的“X”涵蓋了AI、聯接、IoT、5G 、芯片、消費終端、生態等一系列關鍵要素。
在“Cloud+AI”方面,華為以“普惠AI”為理念,發布了ModelArts一站式AI開發平臺,國內服務器,目標是降低人工智能的使用門檻,助力企業AI產業化應用。據介紹,在斯坦福大學發布的DAWNBench榜單 AI排名中,ModelArts拿到了訓練和推理的雙料世界第一,實現了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極致的體驗。
在“Cloud+聯接”方面,華為將共享華為云的技術及全球云服務能力,幫助全球客戶一點接入,全球通達。華為在全球設立OpenLab,面向合作伙伴開放生態。鄭葉來表示,經過幾年建設,OpenLab已經成為全球各地的創新中心,華為與合作伙伴一起研發、集成解決方案,并快速把創新應用推向市場。
針對云與5G的結合,鄭葉來認為,5G的大帶寬、低時延、網絡切片的特征將會改變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的生態,影響許多行業的發展方向。比如在游戲行業,5G、云游戲與AR/VR的結合將讓海量玩家在移動端也能獲得極致畫質和全景式沉浸體驗。華為將基于5G網絡,為移動終端等設備開發強大的云應用,不僅適用于云AR/VR場景,還可支持云電腦等功能。
在芯片方面,華為近兩年更是頻頻發力,繼去年發布自研昇騰AI芯片之后,又在今年推出了首款ARM服務器芯片“鯤鵬”。華為致力于提供橫跨全場景的最優TOPS/W能效比,讓企業輕松獲取EB級的算力。
高而不貴,讓AI告別炒作
要說過去幾年的科技熱點,AI或許是排得上第一。鄭葉來對此表示,華為公司不會參與熱點的炒作,而是要做“普惠AI”的實干家,讓AI變得“高而不貴”,解決實際問題。
華為公司副總裁、云BU總裁鄭葉來
這也是華為推出ModelArts一站式AI開發平臺的初衷,讓人們真正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人工智能。
“我們會非常尊重企業的數據主權,使用華為云的AI算力、算法所產生的知識產權都能歸使用者,讓大家放心地用AI來創造業務價值。” 鄭葉來強調。
迄今,華為已經實施了300多個AI相關項目,分布在城市、制造、醫療、汽車、園區、物流、家庭、互聯網等十多個領域。
鄭葉來介紹,人工智能主要解決三類問題:
1、海量重復場景。比如華為幫助德邦快遞利用AI改進了暴力分揀的問題,節省了人工投入。
2、專家經驗場景。華為已經與金域醫學進行合作,通過把病理醫生的知識和經驗賦能AI,實現第三方檢驗、病理診斷和基因分析的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讓機器人也能看病。
3、多域協同場景。比如柔性制造,是多域協同場景,也是制造業未來發展趨勢之一。要真正實現柔性制造,即個性化定制,需要供應鏈對于前端的變化即時作出相應,解決超高維數據、超大量數據、參數間互相干擾、計算復雜度高等問題。目前,華為與合成纖維企業三聯虹普正在進行合作,有望利用人工智能來解決上述難點。
“Cloud+客戶伙伴”,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厲敏在大會上表示,浙江省近年來一直大力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積極創建國家數字經濟示范省,而這需要“云+智能”的支撐。華為云為全行業、全產品、全服務注入云動能,為浙江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據悉,華為與浙江省在數字經濟領域展開了全面廣泛的合作,包括在杭州建立了全球計算、網絡安全的研發中心——華為杭研所,已達到6300名員工規模,以及設立全球培訓中心,面向全球運營商、客戶、高校等,可容納培訓2000人/天。
此外,華為還在浙江打造了全球首個華為云沃土工場,這也是其完善技術生態鏈的一部分。鄭葉來指出,華為將堅持“Cloud+客戶伙伴”戰略,通過沃土計劃、耀星計劃等,打造端云協同的AI生態,通過向個人和企業開放華為的技術能力,普惠每個企業、每個開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