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聯網概念后,到2008年才受到各國重視,并紛紛推出基于本國家的相關物聯網政策。我國則在2009年開啟了物聯網發展里程碑,被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
物聯網市場規模破萬億,中國是全球最大市場
經過近20多年發展,時至今日,物聯網不再是高高在上概念,隨著NB-IoT部署日益擴大,云計算、邊緣智能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廣泛應用,推動物聯網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已突破萬億大關,2018年產業規模高達1.2萬億元。
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物聯網市場之一,中國三大運營商物聯網連接數7.6億,站全球一半以上規模,且將會很快發放5G牌照,勢必會把物聯網帶上更高層次,也讓萬物互聯成為可能。全球運營商紛紛轉型寄望于在大連接時代搶奪物聯網應用端市場,例如面向工業、教育、醫療、車聯網和智慧家庭等應用場景尋求機遇。
有數據顯示,到2020年,將有會超過65%的企業將會部署物聯網。在未來幾年,物聯網作為信息科技產業最大風口,讓運營商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不斷提升,也支撐著物聯網更大規模落地使命。此外,依據IDC給出的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占全球物聯網市場的四分之一以上,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物聯網市場。
數以百億級設備連接網絡,也推動移動互聯邁向萬物互聯,并在云計算、邊緣智能與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促進下,萬物互聯最終走向萬物智能,一個全新的智慧社會到來。這一轉變將為全球帶來數十萬億美元市場機遇,至此各界積極向物聯網轉型。
物聯網帶來的科技革命席卷全球,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指出,作為未來信息科技發展方向,不管是科技企業亦是傳統企業紛紛押注,以此尋求新的增長點,但云計算為物聯網所產生海量數據提供強大計算處理的平臺,是物聯網發展的關鍵。
物聯網部署日益擴大,在這個大連接時代,勢必產生海量數據,繼而需要云服務平臺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利用數據有望創造更多的全新的商業機遇。基于海量物聯網設備的連接,提供軟件和平臺相結合的廠商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面向各行業的物聯網云平臺應運而生,繼而激活數據價值。
以亞馬遜、微軟、BAT等互聯網玩家以云服務參與競奪物聯網市場。萬物互聯所產生海量數據,如何將數據厘清,挖掘出價值更加重要,至此,以亞馬遜、微軟和BAT為核心的云服務商打通了云、端、邊,特別這些科技巨頭在AI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優勢。
微軟、亞馬遜和谷歌是美國物聯網云服務主要供應商,國內BAT與華為同樣也受益于云服務的競爭力,基于上述科技巨頭云端物聯網應用已經無處不在。
亞馬遜是全球云服務商領導廠商,在物聯網方向,AWS IoT服務可以輕松并安全地將設備連接至云,在工業物聯網場景下,把機器、云計算、數據分析和人連接起來,幫助客戶優化工業運作,并提高生產力和效率,可以說,AWS云服務成為全球重要基礎設施。
微軟以云、AI與IoT助力全球數字化轉型,Azure遍布全球的數據基礎設施,此外,為提供物聯網易用性,諸如Azure IoT等服務幫助制造商實施工業4.0,并在未來幾年投入50億美元支持物聯網創新。同時在中國設立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為物聯網帶來創新和智慧。
物聯網普及,云計算作為基礎設施,將會進一步釋放云服務市場潛力,2019年玩家將會持續加碼云計算,以此搶奪市場機遇。 在全球形成亞馬遜與微軟雙寡頭局面,在國內則百家爭鳴競爭格局,且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尤其BAT紛紛加大力度推動云服務進入更多產業,搶奪物聯網賽道。
在5月30日,在2019廣州百度云智峰會上,百度智能云宣布其天工物聯網平臺全新升級,并在邊云融合、時空洞察和數據智能等三大領域一口氣發布了9大新產品。在產業應用落地上,以ABC+X加速產業智能變革,百度智能云總經理尹世明表示:產業智能化時代即將全面來臨,ABC技術融合成為行業趨勢。
在邊云融合領域,通過邊云融合架構,歐洲服務器租用,百度智能云可以讓智能質檢模型的部署時間,從天級縮短到分鐘級,還可以遠程更新模型,解決柔性制造場景下的質檢難題。百度智能云物聯網產品總監周保玉在峰會現場介紹。
在峰會現場,也看到了百度與深圳碧城科技探索出了新型智慧社區運營模式,即利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平臺賦能智慧社區,為社區用戶提供更精準服務。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站群服務器,碧桂園在惠州的潼湖科技小鎮與百度智能云合作,欲打造智慧城市標桿。目前已經運用超160+應用場景,“智慧”應用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