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慮遷移到云端或多云存儲環境時,數據存儲管理員應該考慮云存儲的優勢。例如,傳統的數據存儲系統對容量有限制,而云存儲服務提供前所未有的可擴展性。此外,云存儲使管理員可以利用多租戶的優勢,以及避免與數據遷移相關的麻煩。
以下是5個云存儲優勢以及它們如何幫助用戶解決常見IT問題。
可擴展性
傳統存儲系統及其橫向擴展存儲結構嚴格限制著容量、性能以及文件和對象(在NAS的情況下)。因此,隨著數據增加,企業需要部署更多存儲系統。這些系統需要更多備份、數據歸檔、管理任務和人員。
而云存儲提供商可幫助緩解這個問題,每當新節點添加到云端時,他們都支持添加更多容量和對象并增強性能。這是因為對象存儲強調松散聯合的單個數據切片。塊和文件存儲需要為所有數據中提供一致的存儲系統。
云存儲不需要單個或聚合命名空間管理所有數據。相反,它使用更松散聯合的單個數據元素,這些元素控制自己的命運。這消除了對整個系統緩存一致性的需要,也不需要每個節點知道其他節點擁有的對象以及物理節點對數據的所有權的概念。
這樣的結果是數據基于其本身的規則擴展,而不是基于系統的規則。只要數據滿足指定的策略,即它需要擁有多少副本以及它可以存在的位置,系統幾乎可以無限地增長和擴展。
可擴展性是多云存儲策略的特殊優勢。在多云環境中,策略可將數據分配到特定位置,從而實現更高的自動化和可擴展性,以及使軟件開發和其他應用程序更高效。
靈活性
對于大多數存儲系統而言,都存在元數據有限的缺點。盡管NAS系統比SAN或DAS系統擁有更多的元數據,但仍然有限。元數據缺乏限制了自動化。
而在這方面,云計算和云存儲有著明顯優勢。云存儲允許更多元數據,并可為特定業務和系統功能提供對數據的自定義控制。而且,數據可根據策略觸發器進行操作,并按規則擴展。這些規則可自動執行很多傳統的手動密集型任務,例如分層存儲、安全、遷移、冗余和刪除。
傳統方法是將數據緊密耦合到其位置,而云存儲是動態地分布數據并自動優化數據。然后,它會根據策略無中斷地移動數據。而在傳統存儲中,管理員必須進行干預以決定每個對象的位置,然后在他們認為必要的時候手動移動它。更高的自動化最終意味著減少管理工作。
多云方法為企業云戰略增加了靈活性。特別是,它消除了供應商鎖定的威脅,可跨各種環境中提供更大的可移植性。通過多云策略,企業可更快更輕松地將應用程序和數據從本地存儲遷移到云端以及從一個云移動到另一個云。
多云架構提供的靈活性使企業能夠快速響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例如,IT可以立即響應突然增加的存儲需求,以支持新的銷售活動,以及為新的分析項目提供臨時資源。
多租戶
傳統的存儲系統及其橫向擴展架構并不是設計用于多租戶。安全、計費和退款都是固定的,而不是內置的。云存儲的顯著優勢是自定義元數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層。每個對象或文件都作為自主數據實例,為不同方提供廣泛的受控和受限訪問策略。對動態和靜態數據都提供內置加密。
有些云存儲服務還包括擦除代碼,增添另一層安全性。即使有人能夠破解加密,為了讀取數據,他們也必須攔截至少12個數據流,這是不太可能的,以及多達64個數據流,這就更加不可能。
無中斷數據遷移
每次更新存儲系統時(通常每三年一次),企業都必須遷移數據。這是耗時且昂貴的過程,并且,站群服務器,數據遷移通常持續幾個季度,在此期間,新舊系統都必須通電、冷卻,當然還需支付費用。
由于是基于對象存儲,云存儲的另一個優點是,它可以消除技術更新周期導致的中斷性數據遷移,并使技術更新變成一項簡單的在線任務。這是通過向系統添加新節點(例如SSD)來實現,這些新節點立即被發現并使用,同時舊節點在需要時退出。舊節點上的數據在其他地方重新創建。這樣可以在升級過程中消除停機時間和服務器修復。
現在有多種方法可以將數據從云存儲移動到本地存儲或另一個云存儲服務。如果數據位于云端的虛擬機實例,則虛擬機可復制到本地或另一個云中。如果你最初通過緩存云集成存儲系統或云分層系統將數據移動到云存儲,免備案服務器,則可以使用該系統將數據移動到內部或云端的另一個存儲系統。數據移出云存儲的第三種方法是在同一個云上部署存儲系統,將數據移動到該系統,然后將其從原始服務提供商的云中刪除。隨后這個包含數據的存儲系統可安裝在內部或云端。
減少災難恢復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