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直譯是網絡附屬存儲,但實際上就是一種網絡存儲器,一般常見的存儲設備如3.5寸的機械硬盤(用于臺式機)、2.5寸的機械硬盤(用于筆記本或移動硬盤)、固態硬盤、U盤等,各種類型的硬盤接口規格都不相同,有SATA、mSATA、PCI-E、mini-PCIE等等,目前都支持相互轉接。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硬盤(存儲器)通過硬件插槽或者傳輸線直接連到電腦主板、然后開機識別出硬盤空間這種流程,是一般存儲器的使用方式,其要求硬盤和主機不能存在地理隔離(即便使用傳輸線也有距離限制),且這種情況下主機向外提供數據只能在上層應用中實現,這限制了設備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網絡存儲器應運而生,其發展速度非常迅速,后期又伴隨著硬件虛擬化技術的發展,衍生出了若干種網絡傳輸協議(NFS、iSCSI等),對于家用NAS來說,主要使用NFS(還有SMB)。
為了提供相關服務(協議),NAS通常具備主控(主板)模塊,其不再是單純的硬盤堆疊(硬盤盒或硬盤架),而是對硬盤空間的有效組織,目前市面上存在包括FreeNAS(開源)和Synology的DSM(群暉的閉源系統)在內的多種NAS系統,商業化比較成功的廠家有Synology(群暉)、QNAP(威聯通)等,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其產品核心價值在于 主板 + 系統,硬件層面沒有限制,故而允許通過第三方主板硬件刷入群暉系統來使用,通常這種機器稱為“黑群暉”,在某些功能上有許多限制,后續可以通過相關操作進行“洗白”,這樣可以用更強的硬件設備搭載群暉的系統從而獲得更好的性價比(白群暉價格有相當一部分攤到了系統上),當然這是不正確的、盜版的行為,商用會被追究法律責任。支持正版從我做起。
NAS的特點 有主(控)板,帶有內存插槽、網卡網口、CPU、顯卡(一般是集顯)、USB等等 有若干盤位,一般最少是 2 盤位,插入3.5寸機械硬盤 基于多種網絡協議,包括NFS、SMB等等,一根網線即可讓任何位置的電腦通過網絡訪問硬盤空間 提供上層應用,包括多媒體的編碼解碼,進而可向外提供豐富的流媒體資源 NAS可能的日常使用場景 多媒體
視頻 :NAS端(異地)下載,本地觀看。例如身在學校內,每月流量有限,NAS在家中,家中寬帶無限制,這時通過遠程下載,可以在學校內觀看經過編碼后的視頻流,一是借助家里的大帶寬的高網速加速下載過程,二可以通過編解碼后的多媒體資源會占用更小的空間(使用更少流量),而實質上的觀看體驗肉眼基本不可見。上述內容實現需要NAS端的帶寬有足夠大的上行,一般>20Mbps即可。
音頻 :可用作珍貴資源保存,同時也提供完備的音頻在線解碼服務,可以用類似QQ音樂的方式來訪問NAS中的音頻文件。
圖片 :這是NAS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群暉的重要功能之一,為此官方套件有兩個是針對圖片管理的。從我們使用智能手機、數碼相機的第一天開始,我們的手機里、相機里就存滿了我們的照片,如何管理是個大問題,一般我們直接存在電腦的某硬盤里就可以,但如果我們想隨時隨地翻看過去某一天的某張照片、或是在公網環境瀏覽我們的全部照片,那一般的保存就不夠用了,需要專門的照片管理軟件,在這里,群暉提供了豐富的照片管理軟件,不僅可以很好的對圖片進行重新組織;同時,也提供照片的對外發布服務。
電子書 :附加功能。Kindle重度用戶會比較感興趣,一般是依靠第三方的docker套件完成。 網盤系統
或者叫私有網盤(私有云)。目前,群暉可以快速搭建可道云(KodExplorer)基礎版,基礎版可道云已完全能夠滿足個人使用,使用上同115等云盤基本一樣,只是所有文件均存儲在NAS中,故名“私有云”。上述內容實現需要NAS端下行帶寬要大,一般需要50Mbps以上。
上述對應的實現方式
需注意:基于群暉的各功能可由以下幾種方式提供:
官方隨機套件 (系統安裝后的套件中心內默認列表)
附加套件 (同樣在套件中心內,但需要手動添加第三方源,之后才能掃描到套件列表)
docker應用 (強大的功能!可搜素到99%的docker鏡像并安裝,但需注意要專門為群暉做過適配的鏡像才能正常使用:一般必須得配置端口映射+存儲空間的映射)
Web Station自建應用 (Web Station套件實際上是群暉提供的具有php + apache server/nginx + mysql 建站環境的套件,顯而易見,其可以支持自定義的網站搭建。WordPress等Web應用均可搭建)
Virtual Machine (利用群暉的虛擬機套件可安裝Win7、XP等系統,作用等同于VMware或VritualBox) 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