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了云計算技術的支撐,每年的11.11網購會達到全球頂尖的流量時刻。
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11月1日0時至11月11日上午14時37分,“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累計下單金額突破1794億元!從11日零時突破1313億元,9時突破1658億元,“11.11京東全球好物節”接連創下新高,顯示出強勁的消費拉動勢能。
這一切的背后,作為京東技術基礎設施與流量支撐的核心平臺,京東云功不可沒。
11月11日,京東商城單品類商品成交額突破億元僅用了20秒,如果沒有京東云硬核技術作為堅實后盾,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龐大的交易量。
收入雙八倍增長 超級電商成就超級云
公開資料顯示,在京東云開始商用后的第一個2016年“京東6.18”大促期間,就順利實現了京東平臺訂單100% 在“云”上完成。2017年,京東云開始加速布局,在2017年和2018實現收入“雙八倍”增長。在2019年的“京東6.18”期間,實現了從容面對數百億訪問流量、每秒數百萬次的高并發請求,完全能夠勝任在高負載、高并發、高挑戰的網絡壓力下,保證業務系統平穩運行,保證全天核心服務不降級、零重大事故。
今年8月,在 IDC最新一季《2019 Q1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跟蹤報告》中顯示,京東云YtY(同比)增速高達557%,行業最高,遠超74%的平均水平,在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排名第九。這證明,京東云已躋身中國云計算產業第一陣營。
時間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從100%云上訂單,收入雙八倍增長,6.18期間平臺保障零事故,到躋身公有云市場排名前10。京東云在3年多的時間里實現了質的飛躍。
云上釋放創新能力 改善消費購物體驗
本次為了支撐11.11的交易量,京東云的云平臺在操作系統優化、高性能網絡、業務調度算法、業務自動擴縮容以及應用畫像算法模型等領域不斷優化,讓京東云可以從容應對相關業務應用20-30倍于平時的峰值流量,滿足10億多用戶在11.11期間的高并發購買需求。
就最基礎的網絡系統而言,京東云擁有巨大的自營網絡平臺,directadmin授權,面對消費者的購買需求,每天都在不斷地進行自我更新,加速系統完善,這樣才能滿足用戶的日常消費需求。同時,京東云的系統基于全新微服務和云化的架構,借力自身開放的二次開發能力,從曾經的“基礎云”升級到了“融合云”,成功實現自身云化。在傳統購物的基礎上系統進一步模塊化,服務化,形成可單件擴展的中間件體系架構。當京東平臺運營的時候,如果哪一環節出現系統無法迅速響應狀況,無需大量人力去臨時調整整體系統,而是系統第一時間將進行自身的升級完善,即可立即進入高速工作狀態中,最大限度保障使用者消費體驗。
技術是大后方保障 扛住11.11極高峰值壓力
系統層面,通過京東云Noc大屏,對數千項數據進行監控,并通過數據打通和整合,實現了從“基礎設施”到“上云”業務的全鏈路、全場景監控,第一時間發現上云客戶的業務故障告警,及時進行問題定位后,快速解決。
在負載均衡及CDN支持方面,截至11月11日下午18點,1 1.11期間負載均衡接入平臺請求量同比去年上漲26%; 繼“京東6.18”期間首次全面啟用IPv6訪問支持后,11.11期間通過CDN(內容分發網絡)對京東億萬張圖片及視頻進行加速,提供最順暢快速的用戶體驗。 整體峰值流量同比去年有44%左右漲幅,其中視頻漲幅達到37%,圖片訪問量漲幅超過45%。 所有突發流量由京東云CDN穩定承接,這得益于近年來京東云CDN業務突飛猛進的發展,CDN能力獲得近20倍增長,對包括電商大促在內的各類突發場景積累了充分的應對經驗。
據不完全統計,11.11期間,京東云累計技術支持直播近萬臺,直播總時長數萬小時,各項數據統計達到或突破歷史新高。
京東云賦能京東商家與ISV 的平臺(“云鼎”)支撐了日常4倍峰值流量,11.11當日累計推送訂單消息 1140萬條,約合290萬筆POP訂單。訂單高峰期內,數據推送穩定運行,未出現訂單積壓、延時、漏單情況。
從能力輸出到技術賦能 從一體化到一體化的開放
作為京東自己的云,京東云目前已承接京東零售廣告業務、京東物流、京東AI等多個核心業務系統,穩定性和服務性能表現優異。其中,京東收入重要來源之一的零售廣告業務和AI業務的云上業務全部采用容器服務來支撐;作為京東核心競爭優勢之一, 京東物流已經云上部署了上千個應用,使用了大規模的虛機和PaaS服務,以承載生產業務流量;在區塊鏈行業內達到頂級水準的京東智臻鏈順利上云……預計年底之前,京東核心業務上云還將繼續加速。11.11期間京東云完成了對京東AI、物流、零售廣告,以及集團IT系統的全面保障。
布局云端大生態 行業市場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