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熱門概念,SD-WAN近年以來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當中。
很多人說,它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通信技術之一,極具商業價值。
行業里的老牌通信設備商和運營商對它一致看好,新興創業企業也把它視為千載難逢的風口機遇,對它趨之若鶩。
那么,到底什么是SD-WAN?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特別之處?今天這篇文章,就讓小棗君來給大家做一個全面解析。
SD-WAN,全名是Software-Defined WAN,軟件定義廣域網。WAN,就是Wide Area Network,廣域網。
我相信,如果經常接觸IT和通信的同學,對“SD(Software-Defined )”這個前綴詞一定不會陌生。是的,在如今這個軟件為王的時代,像SDN、SDS、SDR……這樣的概念名詞,已經充斥于我們的工作之中,成為流行詞匯。
SDN:Software DefinedNetwork,軟件定義網絡
SDS:Software DefinedStorage,軟件定義存儲
SDR:Software DefinedRadio,軟件定義無線電
小棗君往期的文章中,就和大家反復提到過SDN(軟件定義網絡)。我說過,SDN/NFV是未來網絡的發展方向,也是5G時代的顯著特征。
SD-WAN,就是SDN的一個重要分支,是SDN技術在WAN領域的應用落地。
再簡單一點說,SD-WAN,就是SDN+WAN。
什么是WAN(廣域網)?
我們還是從WAN這個最基礎的概念開始說起吧。
很多搞網絡的童鞋應該都知道,WAN是廣域網,和WAN相對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網)。
我們家里的Wi-Fi網絡,網吧的網絡,還有公司辦公室里的小規模網絡,就是LAN局域網。
LAN局域網
而WAN是一種更大地理范圍的計算機網絡,它跨越省、市甚至國家、洲際。
舉個例子,某集團公司的總部設在北京,分公司在上海、廣州、成都。那么,分公司本地的網絡,可以看作是一個局域網。而整個集團公司的網絡,就是一個廣域網。
WAN廣域網
注:其實,除了局域網和廣域網之外,還有一個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就是一個城市規模的網絡,在運營商那邊經常被提及。
之所以要有廣域網的原因,我想大家應該都明白——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公司運作已經離不開電腦和各種各樣的信息化系統、平臺。
從基本的電子郵件,到辦公自動化(考勤系統、財務系統等),再到和主營業務強相關的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ERP(企業資源計劃)等系統,都迫切需要一張強有力的支撐網絡。
各種各樣的信息化系統,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基石
對絕大多數公司來說,自己花錢拉一根專有的網線或光纖,把總公司和分公司的網絡連接起來,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工程量和成本造價是個天文數字。
所以,只剩下兩種選擇。
第一種,就是讓所有的員工通過互聯網進行連接。
現在非常流行的釘釘和企業微信,其實就是這樣的方式。
全部上公網(互聯網)
在移動互聯網和光纖寬帶非常發達的今天,這種方式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采用這種方式,需要面對兩個致命問題:服務質量和數據安全。
我們使用的4G數據業務,還有大部分的光纖寬帶接入,基本上都是民用級通信服務。這種服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很差,經常卡頓甚至掉線。
這種服務質量,對于小微企業來說,勉強可以接受。但是對于大中型企業甚至集團來說,就不行了。舉個例子,工商銀行北京總行的系統,和江蘇省分行的系統,怎么可能說慢就慢,說斷就斷?
此外,將公司所有業務系統暴露在互聯網上,也會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和風險。也舉個例子,如果鐵路總公司將自己所有的車輛運行管理系統放在公網上,你覺得放心嗎?
釘釘和企業微信,背后也是大型互聯網公司非常強悍的安全保護能力和系統容量在做支撐。
所以說,用互聯網作為自己公司的廣域網,只適合小微企業用戶。(話說回來,小微企業也用不著廣域網。)
第二種方式,也是目前用戶的主流選擇,就是借助運營商提供的專線進行連接。
這種專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MPLS。
什么是MP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