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遷移應該會使應用程序、IT和業務受益。企業應該避免陷阱并獲得回報。
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將業務遷移到云平臺不再是一個難題。通過將應用程序遷移到云平臺中,企業可以提高安全性、數據訪問、可擴展性和IT靈活性。將業務遷移到云平臺還可以為企業節省成本。
但是需要注意:并非所有云計算部署都能順利進行。云遷移通常比企業的預期花費更長的時間,或者可能導致失敗,從而浪費更多的時間和費用。很多企業在將應用程序遷移到云平臺之后,發現運行效果不佳,這并不罕見。其結果可能是另一次遷移,將其應用程序遣返到內部部署數據中心。
由安全提供商Fortinet公司贊助,由供應鏈專家IHS Markit公司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在接受調查的公司中,74%的公司在未能實現預期的收益后就將基于云計算的應用程序遣返回自己的內部部署數據中心。
這并不是什么新問題,如果采用谷歌搜索一下云遷移失敗事例,就會發現幾年前的失敗案例。很多人討論這個問題已有一段時間了,這個問題通常不是技術方面的失敗,而是企業領導層決策的失敗。
以下是導致企業云遷移失敗的五個主要原因以及其解決方法。
云遷移失敗原因之一:缺乏良好的合作伙伴
企業需要意識到不能獨自進行云遷移,尤其是在一開始的時候。無論是像埃森哲這樣的全球專業服務公司,還是當地的咨詢機構,都需要與合作伙伴開展合作。這是一個應該經過慎重考慮和外部投入才能做出的決定。在理想情況下,企業在行業和地理環境中擁有很多同行,可以幫助選擇合適的顧問來完成工作。
Enterprise Application咨詢公司總裁Joshua Greenbaum說,“企業在選擇合作伙伴時需要小心謹慎,企業需要與具有參考價值的合作伙伴合作,其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逐步完成流程,還需要具有技術能力和變更管理功能。”
優秀的云遷移專家可以幫助企業確定需要遷移的最佳應用程序,確定如何集成遺留系統和云計算服務,以及規劃和執行遷移。良好的合作伙伴還可以幫助企業制定有效的混合云或多云策略。
企業犯下的最常見錯誤之一就是讓他們的應用程序像在本地一樣在云中運行。首席信息官咨詢機構Avoa公司的總裁Tim Crawford表示,這是一個巨大且常見的錯誤。
Crawford說,“內部部署應用程序習慣于在高峰時消耗資源,美國服務器租用,采用云計算的目的是在企業需要時使用資源,而在不需要時將其歸還。但是,傳統的應用程序并沒有具備充分利用自主性和編排水平來利用云計算的優勢。”
很多用戶忘記了他們必須為在公共云上運行的應用程序和工作負載支付費用。他們讓未經修改的應用程序全面運行,耗盡了計算周期,之后將會收到高額賬單。而將應用程序簡單地提升并轉移到云中至少會加快業務,面臨最壞的情況是,企業將面臨回到內部部署數據中心的麻煩。
云遷移失敗原因之三:內部缺乏正確的技能
如果企業認為可以使用原有技術和方法(ITIL框架、瀑布式流程、整體應用程序、運營孤島等)來管理公共云甚至混合云,那么將會感到失望。
企業需要掌握管理動態基礎設施、容器、自動化、微服務等方面的技能。問題是其他企業也一樣!新技術將有所幫助,但吸引、培訓和留住技術人才仍然至關重要。
分析機構Splunk公司首席技術倡導者Andi Mann說,“云計算運營模型將IT部門從使用獨立的內部部署原有工具和套件的傳統、靜態、整體軟件管理轉移到由多個基于云計算的點解決方案管理的高度分布式、動態、原子化和抽象化服務的環境。IT團隊需要新的技能來管理云平臺本身,以及容器、微服務、API、SaaS系統等。”
云遷移失敗原因之四:沒有引入利益相關者
項目需要非常好的治理,這意味著與云平臺轉換有關的利益相關者參與。通常項目是由IT部門驅動的,然后在項目完成后告訴受到影響的人員。
Greenbaum指出,“這比任何人都承認的更為普遍。很多都是基本的項目管理,檢查指導委員會中是否有合適的人員,并獲取正確的信息。通常情況下他們沒有受到邀請,而出了問題卻為時已晚。”
Greenbaum以一家公司為例,該公司在遷移到云平臺的過程中極大地改變了客戶體驗。不幸的是,他們沒有考慮對供應鏈的影響。因此,供應鏈團隊并沒有參與到銷售變革中。只有在遷移完成之后,供應鏈團隊中的人員才意識到發生了什么,并發現他們無法滿足變革帶來的新需求。
云遷移失敗原因之五:不切實際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