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技術創新層出不窮,將其與業務發展相結合,創新應用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很多時候,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更像是一道選擇題,拿來主義就可以。
但是中國信創靠拿來主義是不通的,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的高度,信創是必須要翻越的“高峰”,是時代的呼喚和要求。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寤言二·遷都建藩議》:"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說的是:不能長遠地考慮問題的人,眼前的問題他也看不到;不能全面地把握局勢的人,在細節上他也處理不好。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得方方面面都考慮到;想做好具體一個方面,就得從全局出發。
信創更是如此。
信創目標方向是明確的,不清楚的是實現目標的路徑,換句話說,信創需要一個統領全局的“抓手”。
這個抓手是什么呢?
20多年前,Intel、微軟、Oracle、SAP等憑借處理器、操作系統、數據庫和ERP等核心技術,構建了生態帝國,取得了成功。但是我們需要重走20多年前國外成功的老路嗎?已經錯過“時間窗口”,能夠追回嗎?
以龍芯、飛騰為代表的國產處理器,以麒麟為代表的國產操作系統,以及以人大金倉、南大通用、武漢達夢為代表國產數據庫,以及用友、金蝶為代表的國產ERP苦苦奮斗了20多年,差距明顯,究其原因并不是技術和生態,因為信創的核心不是技術,而是應用。實踐證實,傳統核心技術不是信創的那個“抓手”。
那么,我們苦苦追求的“抓手”是什么呢?
聚焦安徽
1978年一個冬夜,18位小崗農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了紅手印,由此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
40年后,新年伊始,在安徽合肥舉行的“中國云計算生態發展峰會·安徽省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聯盟揭牌儀式”讓人看到信創新的希望。表面看來,政府領導、專家院士、政企客戶、合作伙伴等千余位嘉賓云集,100+家企業參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董大健蒞臨峰會現場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發表了主旨演講,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新社,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洪京一,人民日報數字傳播副總經理張國君,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厚亮,安徽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繆學剛,合肥市副市長王文松,合肥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宋道軍,中國聲谷運營單位總裁祁東風,華云數據董事長、總裁許廣彬等領導蒞臨現場。
無論會議規模,還是嘉賓層級,相比政府部門主辦的會議并沒有突出之處。但是在這個會議上,以“安超云操作系統”為抓手,助力中國信創發展的全新思路受到了一致認同,讓人看到了黎明曙光。
“安超云操作系統”能夠堪此大任嗎?
華云數據首席技術官譚瑞忠指出:不要讓使用者成為信創技術犧牲品,信創的核心是應用,不是技術,唯有應用發展,才能讓信息技術變得更好!因此,應該牢牢把握應用這個核心點!
當今世界,應用的主流是云計算!不僅如此,通過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的池化,一來可以解耦上層應用,減少其對于處理器芯片、服務器整機的依賴,同時也可以彌補國產芯片算力的不足;二來借助一系列運維工具,確保應用遷移、工作負載遷移和安全保護的實現。
更加重要的是,作為一款國際領先、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產品,安超OS完全具備承上啟下,承擔中國信創生態體系平臺的能力。向下,安超OS能夠對各種芯片進行適配,與各種服務器廠商密切合作;向上,安超OS能夠與桌面操作系統、國產數據庫、國產中間件無縫對接,通過容器方式對系統和應用軟件進行支撐。現有黨政、8大行業、2張網的所有應用環境,完全可以依靠安超OS提供支撐,集成合作伙伴也可以以平臺為基礎,打造完整生態應用體系。
為什么不是公有云
安超OS被稱為國產云操作系統,但是這個云操作系統不能理解為OpenStack及公有云,因為安超OS沒有這么簡單。
安超OS源于華云數據2019年3月對Maxta全部資產的收購。通過對Maxta全部資產合法合規的收購,華云數據獨家擁有Maxta包括產品技術、專利軟著、品牌、市場在內的全球范圍的資產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