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讓大家更多的利用線上辦公和線上溝通的形式進行業務交流。隨著中國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線下活動也開始恢復。近日,至頂網等媒體走進IBM System的大本營IBM中國系統中心,近距離接觸IBM的存儲產品和解決方案。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的互動方式全面了解IBM在混合云的趨勢下的存儲最新解決方案。特別是IBM在存儲領域的創新黑科技云閃存以及云帶庫的創新技術,并通過實操來了解“IBM云端在線實驗室”如何一杯咖啡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一個真實的方案的體驗。
混合云時代,企業數據存儲與管理變得空前復雜
混合云已是 IT 領域的關鍵趨勢。如今,94%的企業正在使用混合云模型——混合公共、私有和專用云環境,以及無數的軟件即服務(SaaS)應用程序。
IBM大中華區系統部存儲系統總經理吳磊
IBM大中華區系統部存儲系統總經理吳磊談到企業需要支持不止一個公共云、本地云、虛擬機和私有云,新的混合多云現實給IT領導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對于企業用戶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改變使用計算、使用存儲能力的模式,而是怎么保證數據,從傳統的數據中心,從核心的系統,當我們使用云這種便捷的快進快出的資源消耗模式的時候,要保證數據的可靠、保證數據的安全,確保在不同的云端能夠享用到合理的、合適的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IBM總結了混合云趨勢下企業要利用好數據的五大能力:
敏捷性:在不同存儲系統之間移動數據,同時確保不會造成業務中斷。數據存儲,不管是在本地、云端,還是以SaaS、IaaS的方式,要保證數據是流動的和可靠的。
過渡性:從傳統技術過渡到容器和Kubernetes等新技術要保證數據不能丟失。
云環境:采用可在混合多云環境下匯總部署的存儲功能。
數據的壓縮除重:在現有存儲中存儲更多數據。
加密:通過靜態數據加密改善網絡彈性。
IBM Storage可以提供完全支持云計算和容器的投資組合
今天,企業已經進入到全新的時代——容器化時代。容器因為其避免被客戶綁定到某朵云,而深受企業的喜愛,如今企業大規模使用容器技術,已經不是科研話題,而是真真正正在生產系統上使用。同時對于容器數據的持久化存儲和管理成為企業關心的話題。IDC專家 Chris談到 “由于容器日益成為IT和開發人員部署的首選,因此對有狀態容器的持久存儲已變得不可或缺。”
IBM的混合多云存儲,不僅能夠簡化存儲架構,在混合多云的業務環境下,幫助企業構建虛擬化統一數據管理平臺,實現統一透明的數據管理。而且可以通過虛擬化整合存儲資源的方式,輕松管理、訪問部署在任何地方的數據。同時針對容器存儲,IBM也在積極助力企業容器應用的數字化轉型。
IBM通過跟紅帽的合作,通過OpenShift構架的PaaS平臺企業級全棧式容器化云解決方案IBM Cloud Paks,能夠實現讓讓客戶一次開發,一次生成,隨時隨地創新和部署,可以自由的移動。“這樣讓客戶的選擇完全取決于不同云的服務商提供的SLA,VPS,你的SLA高,提供的好,我就把我的運行,把我的資源放在你這個地方來,如果不好,我可以立刻走人。”吳磊分享到。
簡單來總結就是,IBM存儲能夠助力容器和混合云的數據管理化繁為簡。比如IBM 的備份軟件Spectrum Protect Server,它能以容器化的方式進行部署,客戶可以非常方便的在容器環境下做災備。“IBM可以跨過去30年,承接過去,滿足現在,對接未來。所以我們的備份軟件,無論客戶是傳統的主機、小型機,傳統的VMware虛機,傳統的KVM,還是未來的容器化的部署,無論在本地、云上,一套軟件,一個界面,一套管理團隊,通通搞定。”吳磊分享到。
IBM的黑科技:云閃存和云磁帶
“IBM的存儲解決方案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雙管齊下,都是軟硬件同時在支撐整個解決方案。”IBM大中華區系統部資深技術經理劉鑫分享IBM的黑科技的時候,首先認為黑科技要具備硬件和軟件相互融合的特征。包括IBM推出的云閃存和云磁帶。
IBM大中華區系統部資深技術經理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