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古都金陵,人文璀璨。一場人氣爆滿的DevRun開發者沙龍悄然拉開了帷幕。
在這場近90分鐘腦力風暴,與近2小時實戰修煉中,主題直奔當下火熱的“云原生”,并結合云原生時代的“微服務”與“數據庫”,深入淺出揭開一站式高效開發的秘籍。
12月19日,DevRun開發者沙龍華為云南京云原生專場在南京成功舉辦。沙龍上,兩位華為云技術專家分別就“華為云微服務架構的沉淀與實踐”和“GaussDB(for MySQL)云原生關系型數據庫特性揭秘”兩大主題分享干貨。同時現場還進行了實操演練,當場讓“微服務”與“云原生數據庫”走出知識理論,走入開發實踐。
微服務架構,如何讓業務快速創新和敏捷交付
邁入智能時代,全行業激發了共同實踐數字化轉型的愿望,“上云”成為企業推動業務創新、實現靈活、敏捷管理、降低IT成本,以提高企業發展的整體動力和綜合競爭力的最佳路徑。
微服務架構是云原生時代的一項熱門技術,它可以將龐大的單體應用分解為多個微服務,每個服務獨立開發、更新和部署,使業務更快速地響應市場變化。
華為云微服務高級工程師 李昂
任何一項技術都是有發展歷史的,微服務也不例外。沙龍現場,華為云微服務高級工程師李昂從宏觀角度解讀了微服務的發展史,他表示,微服務的架構演進經歷了第一代單體架構、第二代SOA 架構、第三代微服務架構。
李昂還表示,微服務是一種服務間松耦合的、每個服務之間高度自治并且使用輕量級協議進行通信的可持續集成部署的分布式架構體系,它是當前和未來的主流架構,為企業帶來的核心價值是縮短業務上線周期和保障業務運行高可靠。
但技術畢竟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意味著挑戰的來臨。企業要實現微服務云化改造,從設計應用、開發應用、應用上線、應用運營到應用運維等一系列環節,還將面臨以下嚴苛挑戰:微服務業務如何拆分,遺留應用如何遷移;如何基于微服務框架高效開發和上線;在不可預期的流量下如何保證業務高可靠運行;在復雜的微服務系統中如何實現快速定位與恢復。
面對這樣的挑戰,華為云早就有所準備,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拿出一套全流程的解決方案,即從應用上線到版本迭代到日常維護, 包括ARM支持、灰度發布、限流、熔斷、容錯、負載均衡等領域的深厚技術沉淀,為企業提供從設計咨詢、代碼開發、持續集成/持續交付、應用運營以及應用運維的一站式微服務解決方案。
其中,華為云微服務引擎提供高性能微服務框架和服務注冊、服務治理、配置管理等全場景能力,能夠幫助用戶實現微服務應用的快速開發和高可用運維;同時支持多語言、多運行時;支持Spring Cloud、Apache ServiceComb(JavaChassis/GoChassis)框架、Dubbo和Mesher服務網格。它還具有雙模開發、標準化、 可靠穩定、開源開放以及專業服務等多重優勢。
正如李昂所言,“學一門技能,不止是學,更要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學習微服務就像是學習一種方法論,幫助開發者解決實際問題,賦能企業加速數字化進程。在數字的世界里,歐洲服務器租用,華為云將與開發者一起抓住新時代IT技術脈搏,共同成長。
GaussDB(for MySQL),揭秘“云原生數據庫”的關鍵特性
隨著微服務架構思想、產品研發運營模式不斷推陳出新,應用設計也變得越來越復雜,這對于開發者而言,意味著要不斷學習,強化自身技能,不可避免要層出不窮的新概念拉著走,扯著學。
在數據庫概念的演進上亦是如此。在云原生時代,數據庫從云化到Cloud-Native(云原生)已成為大勢所趨。那么,云數據庫,云原生數據庫究竟有何特點及區別?答案在華為云數據庫解決方案資深架構師張虎的主題演講中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