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表示,我國亟需解決的因部分地區IDC建設過熱,造成的資源浪費問題。而事實也證明,雖然我國IDC產業仍在以40%的速度增長,但仍然被云服務商在價格、運維、靈活、穩定等方面具備的優勢層層包圍。轉型重生,臺灣主機 臺灣伺服器,探索更好的經營模式,對傳統IDC來說,似乎已經迫在眉睫。
6月中旬,由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OSCAR)組織的IDC云化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研討會在京召開。據中國信息通信院工程師陳屹力介紹,IDC云化委員會的宗旨是將更多云服務商、傳統IDC廠商聚集起來,韓國百兆不限流主機 新加坡服務器,形成共生生態,并期望在云計算、IDC產業化方面提供有力的的平臺支撐。此外,考慮到國內IDC廠商質量參差不齊,IDC云化委員會前期將討論制定IDC行業標準、制定行業白皮書,對于IDC廠商的網絡環境、物理服務器等基礎能力進行鑒定。
記者了解到,就目前行業的發展現狀,云服務商與IDC廠商的合作有機柜模式(代理)、軟件模式(共建)、技術支持模式(代建)3種模式供選擇,并就運營情況進行利益分成:
1)機柜模式(代理)指,IDC運營商提供若干機柜服務器部署云服務,作為云服務商公有云的一個服務區向使用者提供服務。
2)軟件模式(共建)指,云服務商向IDC提供成套公有云服務,包括基礎架構,控制臺,云運營系統,云管理系統,IDC可將云服務商系統與自有管理系統結合。IDC對外售賣自己品牌的公有云產品。
3)技術支持模式(代建)指,云服務商向IDC提供技術支持,幫助IDC構建自己的公有云系統,IDC自己構建云基礎架構及配套的系統。目前采用較多的為機柜模式(代理)模式。
CloudIn云英聯合創始人&CTO 胡濕向中國IDC圈表示:“云化委員會成立之后,成員之間的項目合作將更有效率,并且可以一起做一些有利于行業生態的事情”。他表示,云化委員會期望云服務商可以提供更加開放的平臺,幫助傳統IDC實現真正的云化。所謂開放平臺,一是基于生態聯合的平臺,在一個統一的標準下可以接入很多服務,一旦需求發生變化或延展,原有的服務可以自然遷移,不需要擔心無法遷移或遷移后新增很多麻煩。相對而言,封閉的平臺就會比較受局限,在最初選擇時非常艱難,一旦選擇就很難更換云服務商。
胡濕補充,真正的云化在于基于原有的IDC設施提供云平臺服務,使得客戶不必擔心硬件成本或者固定成本的投入,如由于需求的變化導致硬件設施的新增投入和運維等,在真正的IDC云化平臺上,客戶可以隨意提出彈性的需求,不必擔心硬件設施和運維的成本。而傳統的IDC云化,則是簡單的容量拓展,難以實現客戶因彈性需求帶來的投入和運維成本的合理調整。
在與傳統IDC運營模式中存在的毛利低/小客戶流失、管理成本高、復用率低等問題做斗爭的過程中,盛世云圖總結出:“IDC云化并非靠一己之力能夠完成,需要借助專業的云化服務商”。陳屹立表示,云化委員會類似于抱團取暖的形式,一些中小型服務商單個的技術/資源等能力無法與云計算巨頭相抗衡,這時候各家聯合起來取長補短則能夠爭得一席之地。陳屹立稱,云化委員會雖然目前是從中小型企業身上尋求合作共生的突破口,未來它將通過由小到大的路徑逐步影響行業。綜合來看,傳統IDC云化只是其轉型突圍的一種方式,是否還有更好的方式存在,業界仍在探索。
【中國IDC圈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中國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或微信號:821496803 我們將定期推送IDC產業最新資訊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2017-06-30 09:41:52
云資訊 云計算向云商業模式時代轉變 蘊含巨大發展機遇
在政策和企業的部署下,云計算已從最初的概念導入,進入到了廣泛普及、應用繁榮的新階段,成為提升信息化發展水平,打造數字經濟新動能的重要支撐。 <詳情>
云計算 商業模式
2017-06-30 09: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