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DC圈7月20日報道,7月20日,“2017中國行業云計算峰會—金融云”(C9峰會)在北京國貿大酒店(國貿三期)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指導,云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數據中心聯盟、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主辦,云計算發展與政策論壇用戶委員會承辦,CloudBest、中國IDC圈、網貸之家協辦,并受到諸多媒體的大力支持。
“2017中國行業云計算峰會—金融云”作為國內金融與云計算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大會,引來現場人員爆滿,大會全面覆蓋云計算、金融、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多個領域。
會上,凡普金科集團、愛錢進首席運營官(COO)龔翊升出席本次大會并發表主題為《金融科技風控領域》的演講。
凡普金科集團、愛錢進首席運營官(COO) 龔翊升
以下是演講實錄:
大家好,首先我和在座的大部分嘉賓,可能在職業上有一點區別,因為我來了才發現大部分嘉賓其實都是在IT部門和做技術的。我不是純做技術的人,我是主要做業務,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事情和在座的各位還是有關系,整個的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科技的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技術的驅動。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互聯網金融會越來越多的用到各種各樣的科技,包括云。所以我等會兒如果有時間,我也愿意和在座的很多嘉賓有一些溝通,在我們集團,我們哪些伙伴們可以一起來加深我們的合作和交流,來共同把我們的互聯網金融再做的更好。
今天我講的主要內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個想法,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在中國,對比起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其實都發展的非常快,但是行業里面的人都知道這個行業其實真正開始發力或者說出現應該是在2013年,2014年到2015年會有一個井噴,2016年因為管制的原因,又開始洗牌的過程。
直到現在我們還是可以說在金融科技這個領域,中國毫無疑問是第一位,第二位都不知道在哪里,很遠很遠,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情況呢?我跟大家介紹一下中國科技金融的后發優勢。
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背景,我是在2000年去的美國,2014年回到中國,所以整個在美國待了整整14年的時間,這14年里面,雖然說我還是不斷的通過網絡和國內保持了一定的信息的分享。但是說實話變化還是非常非常的大,舉個例子我2000年離開中國之前,玉米還是一種食物,鋼絲還是一種工具。2000年的時候,當有男孩子出生的時候很多孩子愿意給他起個名字叫翔,我的意思就是變化非常的大。互聯網金融只是這么多變化當中的一部分。
我的內容的第一頁,我是想跟大家介紹一下,所謂的后發優勢是什么?其實在整個經濟的領域里面后發優勢這個概念其實是很多,后發優勢定義一下,是后發進入者由于較晚進入這個行業而獲得了較先進者不具有的優勢,國內很多行業都有這種后發優勢,甚至在整個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是有后發優勢的。但是在2016年的時候,有過一個很大的爭論,我當時記得是北大的林毅夫,他認為中國在經濟的發展上是有后發優勢,然而另一位教授認為經濟上是有后發的劣勢。
今天,我先和大家分享的不是和經濟體制有關的,而是只是和這個行業有關,看到這個行業,其實毋庸置疑,3G,2008年的3G在中國的覆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后發優勢。因為中國比起歐洲和美國來說,當時還是屬于非常非常落后的一個狀態。由于沒有一些框架的干擾,中國突然之間采用一個新的技術,3G的技術,從而在那一年,立刻在我們的移動互聯網的通訊上就超過了很多的國家。
網絡支付也是如此,我這里說的網絡支付其實就是指的支付寶,我在2012年的時候,碰到阿里巴巴支付寶的副總裁,他當時問我一個問題,他挑戰我,因為我是做信用卡出身的,當時在美國,他說假設你再來做一次信用卡,你還會再搭建一個系統嗎?比如說像VISA,或者像支付系統,我想半天說應該還是會吧,否則我怎么辦呢?他跟我說不用,因為有了互聯網,有了互聯網很多的支付的信息交換,就不需要像過去六七十年代在美國那樣要通過一個私有的網絡進行,你只要有足夠好的加密技術,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來進行。所以支付寶,它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后發優勢,或者說在中國的支付行業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后發優勢。
一般來說,后發優勢有這么幾個原因,新的技術,沒有沉默成本,市場。有關于中國的科技金融,我們講科技金融為什么會有這種后發優勢呢?這是我自己的一個體會,當中我可以跟大家再分享不同的想法。我覺得中國的科技金融或者互聯網金融的后發優勢主要是有這四個方面造成的,第一個是數據;第二個是互聯網滲透;第三計算技術;第四監管。我們接下來一個一個的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