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市場競爭格局日益激烈,國內外科技巨頭紛紛扎堆數據中心的建設。隨著網絡安全成為全球性的議題,數據安全日益成為各國政府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為了適應監(jiān)管政策,蘋果斥資10億美元入華建設iCould數據中心,目的是為了蘋果用戶提供更高效的在線服務。但蘋果iCloud的使用體驗一直被詬病,讓人頗為崩潰。
用戶體驗差,詬病問題多
說到蘋果的云服務,可能較早使用果粉用戶應該都能想到MobileMe。iCloud是基于原有的MobileMe功能改寫而成。iCould如同MobileMe一樣,具有不完善的基因。蘋果iCloud中使用的云服務主要是由亞馬遜、微軟、谷歌提供的,馬來西亞主機 日本服務器,蘋果公司每年花費在云服務上的開銷達到十億美元。
另外,蘋果云的詬病一直以來是果粉用戶的吐槽點,它的同步和備份速度是一大致命的缺陷,無論是國內外用戶都在批評它的傳輸速度,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癱瘓都是讓人心煩郁悶的狀況。如iCloud同步常出錯和卡頓,網絡延遲,超時,無法訪問等一連串問題。值得注意的是,iTunes的使用體驗也是抱怨頗多的老問題,界面復雜,功能繁瑣,這些都是多年來從未改善的。
目前而言,iCloud儲存空間的價格不貴,最新出爐的iCloud新定價是:50GB每月6元,200GB每月21元,2TB每月68元。可惜果粉的使用體驗沒上去的情況下,花錢買空間會讓用戶感到無比的糾結。
數據安全隱患,令人堪憂
蘋果云的安全問題也是讓不少人令人堪憂,2014年好萊塢艷照門震驚全球,2015年越獄過的蘋果手機被爆出有22萬個iCloud賬戶泄露。涉及到敏感的數據安全問題,蘋果入華建設數據中心,網友紛紛表示,除了訪問速度加快,數據放在國內,更有利于保證數據信息安全。
對此,蘋果表示,強大的數據隱私和安全保護機制是不會因運營主體的改變而改變。這句話的引申含義是,雖然國內的數據中心委托的第三方,但蘋果依然會提供完善的保護機制,并不會因為外力而改變。
筆者認為,雖然iCloud屬于云服務,但它服務于蘋果的IOS系統,不允許用戶自由上傳文件,主要用于系統文件及設置備份,用戶僅能上傳通訊錄、照片等文件類型。只是在互聯網的領域里,黑客總是能夠找到企業(yè)的漏洞,加上蘋果對于服務的重視不如硬件產品,所以導致服務器經常崩潰,被入侵的主要原因。
專寵“貴州”有哪些考量
對于落地貴州,據蘋果聲明中提到,在中國建設數據中心與在其它地區(qū)的數據中心一樣,采用100%可再生能源供電,希望能為國內用戶帶來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速度。可為何偏偏選擇落地貴州?筆者認為有兩大原因:
一、 政策新規(guī)落地。《網絡安全法》的明確規(guī)定:所有與寬泛定義的國家安全問題有關的中國或地區(qū)數據,必須存儲于中國境內的服務器上,而云服務的運營方必須為本地企業(yè)。蘋果數據中心落地中國,趨于政策壓力不得不妥協。
二、 優(yōu)厚的條件資源。近年來大數據產業(yè)快速發(fā)展,貴州省是我國率先發(fā)展大數據產業(yè)的戰(zhàn)略舉措省份。其次,貴州的平均氣候適應服務器的機房建設,方便機房散熱。加上得天獨厚的清潔能源,風電、光伏發(fā)電和水電是貴州電力能源的主力。
蘋果重視環(huán)保和綠色,而貴州有良好的生態(tài),這與蘋果戰(zhàn)略不謀而合。貴州在大數據領域的快速發(fā)展,對于此次合作充滿信心。蘋果全球副總裁麗薩·杰克遜曾說到。
打入市場 布局云端
一直以來,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參與度不高,但伴隨iCloud的進入也許會加大中國市場的投入。現在看來,蘋果對于國內的云產商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只是提高了用戶的訪問體驗層面。
中國有著數量龐大的果粉用戶,但蘋果絲毫沒有放緩進入中國市場的腳步。在2016年,蘋果投資“滴滴出行”10億美元。加上云市場競爭激烈,國內外企業(yè)的擴展自身業(yè)務紛紛上云。面對未來的大市場,這比智能手機市場要好啃的多。
在筆者看來,雖然蘋果云主要還是個人云的業(yè)務范疇,不及亞馬遜,微軟,谷歌大規(guī)模的提供公有云服務。但蘋果云選在這個時間點上潛入,如果能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打造云服務的基礎,例如iTunes和Siri。也可以向IOS開發(fā)者平臺出售對應的服務需求,輕松打入云服務市場也不是不可能。
關聯閱讀:
甲骨文邁向云之巔,宣布千人招聘計劃
聯想首次公布AI戰(zhàn)略 后來者能否實現追趕?
阿里NASA計劃:城市大腦三項技術論文獲認可
【中國IDC圈編譯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中國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或微信號:821496803 我們將定期推送IDC產業(yè)最新資訊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2017-07-21 14: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