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市場被一些知名公司所主導。亞馬遜云計算服務是該公司盈利能力最強的部門。微軟將未來押注于云計算,并獲得華爾街的熱烈回應。谷歌(微博)也認為,云計算業務未來的規模可以比廣告業務更大。
那么,這些公司銷售的服務究竟是什么?誰在購買這些服務?就在10年前,亞馬遜還完全沒有涉足企業計算市場,那么該公司又是如何在這一市場擊敗所有其他競爭對手?
以下是關于云計算市場現狀的解讀:
為何所有公司都關注云計算
云計算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超大規模”。
為了支持各自的網站和服務,亞馬遜、微軟和谷歌均建設了強大的計算基礎設施。它們的數據中心非常龐大,而相對于大部分其他公司建設或運營的設施,它們的效率更高。
過去幾年,這些巨頭公司將計算能力出租給全球的開發者和企業。開發者或企業只要刷信用卡,就可以獲得幾乎無限的計算資源。
憑借云計算系統,這些公司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服務更多客戶。相對于客戶自主的數據中心,這些服務的宕機時間更短,性能更強。此外,客戶也不必再費力維護自主的服務器。
-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這是云計算最基礎的一層,向客戶提供虛擬服務器和存儲設備。
- 平臺即服務(PaaS)。這是一套工具和服務,幫助開發者更方便地開發應用,新加坡云主機 香港云主機,而不必擔心所使用的服務器。
(還有第三層被稱作軟件即服務(SaaS),即運行在云計算平臺上的應用,鄭州電信服務器 服務器托管,例如微軟Office 365、谷歌G Suite,以及Salesforce提供的銷售營銷軟件。)
對所有云計算廠商來說,最基本的目標是讓獨立軟件開發者和大公司離不開它們的服務。客戶或許最開始會用單一應用去試水,但隨著業務的擴大,云計算廠商可以期待,客戶將越來越多地使用它們的服務。
亞馬遜曾談到所謂的“良性循環”。這種良性循環有助于驅動云計算業務的發展。云計算平臺提供商吸引的客戶越多,就能新增更多服務器。服務器更多,相關廠商就可以更好地利用規模經濟,降低價格,向客戶提供健壯性更出色的功能,從而吸引大企業客戶。價格更低、產品更好,云計算廠商就更有可能吸引客戶,同時更多新客戶就會轉向云計算平臺。
亞馬遜的先發優勢
亞馬遜AWS是云計算市場的領先者。AWS來自于亞馬遜CEO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2006年時批準的一項試驗。目前這已經發展成為規模龐大的業務,去年營收超過120億美元。
Forrester Research首席分析師戴夫·巴托勒提(Dave Bartoletti)表示:“AWS發明了這個市場。在其他公司采取行動之前,它們已有5年的領先優勢。”
在剛剛推出時,AWS只提供最基本的基礎設施服務。客戶可以通過EC2服務獲得虛擬服務器,通過S3服務獲得存儲空間。
最初,AWS的用戶主要是小型開發者。他們將AWS視為一種低成本的方式,去測試應用或運行簡單的網站。隨著時間推移,許多這些試驗性應用和簡單的網站發展壯大,被更多人使用。在這一過程中,這些公司,包括Netflix、Airbnb和Slack,仍然將AWS視為產品的核心。
這給亞馬遜帶來了良性循環。借助早期客戶提供的收入,亞馬遜可以投資開發更多企業功能,提供性能更好的服務。這反過來又幫助亞馬遜吸引更多復雜的應用和網站。
Gartner云計算行業分析師埃德·安德森(Ed Anderson)表示:“毫無疑問,亞馬遜是開發者偏好的平臺。”
目前,AWS的大客戶包括康卡斯特、Hess,甚至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這些客戶至少將AWS視為計算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在云計算市場的競爭中,亞馬遜幾年的領先優勢是成功的主要原因。由于亞馬遜的良性循環形成時間要比其他任何公司都要久,因此該公司可以開發并提供更廣泛的功能,實現更大的規模。
因此,AWS已成為云計算的標準。企業幾乎默認使用AWS的服務,就像是前一代IT經理常說的:“沒有人會因為采購IBM的產品而被解雇。”
大約1年前,AWS CEO安迪·加西(Andy Jassy)表示,他認為AWS可以成為亞馬遜最大的單一業務。與此同時,Gartner一度曾估計,AWS提供的計算能力相當于市場排名2到15位公司的總和。不過,這一數據目前已經過時。
微軟的史詩級轉型
有人可能認為,在競爭非常激烈的科技行業,大公司都會迫不及待地與亞馬遜展開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