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谷歌云宣布推出全新一代私有云平臺,旨在為客戶更好的部署混合云環境。在此之前,6月28日,Nutanix 2017年NEXT大會上,美國云服務器 韓國vps云主機,谷歌宣布和Nutanix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將共同布局混合云市場。
8月29日,在VMworld 2017大會上,亞馬遜AWS與VMware發布繼去年十月的戰略合作之后的一項重要成果,VMware Cloud on AWS初步可用,將為客戶充分利用混合云環境創造了新的條件。這是AWS繼與開源廠商紅帽聯手之后,又和私有云廠商廠商達成混合云戰略合作。
7月11日,微軟Inspire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微軟正式發布混合云應用服務Azure Stack。
8月23日,阿里云與Zstack達成混合云戰略合作,提供無縫連接的混合云服務。
至此,Gartner2017年全球IaaS魔力象限四強云服務商的混合云戰略都已塵埃落定。
從以上的消息中,有兩點要素值得思考。首先,巨頭相繼發布混合云戰略,是否意味著混合云將成為當下云計算市場的發展的新趨勢?第二,就中國市場而言,阿里云在公有云市場的地位有目共睹,但阿里云的混合云戰略中為何有ZStack?或者說憑什么是ZStack?今天我們圍繞這兩個核心問題展開討論。
混合云究竟是卷土重來,還是恰到時機?
一直以來,巨頭們的市場戰略布局基本都是行業發展趨勢走向。但是混合云的情況卻不太一樣。原因是什么?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IT市場成熟度較比美國晚了幾年。前些年,混合云這個概念風靡美國云計算市場,但從實際應用落地和用戶體驗上來說,并不是很好。所以,混合云在美國市場從概念炒作直接過渡到了不了了之階段。
對于中國市場而言,混合云也已經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幾年來,無論是互聯網廠商還是傳統IT廠商亦或是通信運營商,混合云的概念已根植其產品定位部署場景應用,那么,混合云在中國市場是否會步美國后塵,是否存在概念炒作的可能性?
事實上,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采用混合云占云計算應用的比例已超過10%;RightScale 2017調查報告顯示,混合云在全球的部署率較2015年上升了9%;Gartner預測,到2020年,90%的組織將利用混合云管理基礎設施。
看來,混合云并不是空缺來風。
過去,混合云的概念比較混亂,最早將物理機+虛擬機的管理稱為混合云,后來又陸續把多個私有云的管理、多個公有云的管理、公有云+私有云的管理都稱為混合云,韓國百兆不限流主機 新加坡服務器,直到最近一兩年業界對混合云的認知才逐漸趨同。將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間部件控制面,以及數據面徹底打通的云,才能稱之為真正的混合云。
而在ZStack聯合創始人兼COO尢永康看來,ZStack混合云最大的不同在于“產品化”。其本質是一款IaaS私有云開源軟件,分為社區版本和企業付費版本。ZStack通過高度的自動化運維以及軟件封裝將各個層次連接起來,用戶只需要一個U盤或光盤可實現對私有云IaaS云主機HA、鏡像倉庫、存儲等功能的一站式快速安裝。
一句話概述,ZStack混合云繼私有云產品后,用戶官網直接下載,5分鐘安裝、30分鐘部署,無縫在線升級、業務不中斷,兼容利舊硬件,用一套UI同時管理私有云和公有云。這也是為什么ZStack走的是產品型路線,更是其云平臺秉承的創業理念。
縱觀國內云市場,Zstack能做啥事?
前面講過,能夠提供混合云產品的必須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相結合。事實上,這一點從巨頭們的戰略合作中不難發現。比如國外市場,公有云廠商AWS與私有云廠商VMware,國內市場,阿里云與Zstack,那么,Zstack能做啥事?為何會被阿里云看中并成為合作伙伴?
事實上,ZStack是一家由幾位在云計算行業扎根多年的技術專家創立的私有云公司,創始人都來自美國硅谷,核心人員也都來自一線大公司,于2015年10月成立,2017年年初獲A輪融資,由阿里云領投。
為什么進入私有云市場?
尢永康表示,公有云讓企業IT的交付更加靈活和敏捷,幫助企業實現業務的快速創新,減少成本。而對于私有云,除了滿足企業的本地云化需求,還可以成為連接不同公有云的橋梁。從核心業務上考慮,政企客戶依然愿意選擇私有云。
這時,ZStack順勢而為,創始人張鑫帶領ZStack團隊憑借在Xen和CloudStack這兩代企業級基礎架構軟件產品的開發經歷和經驗,推出私有云IaaS的“云引擎”,幫助企業實現“一鍵”IaaS私有云。
這或許也是不難解釋ZStack從創立之初以公共云為中心的無縫混合云戰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