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阿里云方面確認了知名量子計算科學家、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入職的消息。施堯耘將擔任阿里云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成為阿里巴巴集團量子信息技術的學科帶頭人。
作為世界頂級量子科學家,施堯耘師從計算機科學最高獎“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進行量子計算相關研究,多個研究項目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的資助,并在美國持有與量子科學相關的多項專利。
施堯耘說,加入阿里巴巴的原因很簡單,這家公司要做的也正是他要做的:讓量子計算落地。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為客戶提供計算和人工智能服務,不僅支撐量子技術的研究,也是未來量子應用的輸出渠道。而云計算本質是計算能力。施堯耘認為,只要認同量子力學是準確的物理規律,量子計算可能就是終極計算。
施堯耘稱,自己從事量子計算研究二十多年,希望未來能將理論同工業實踐相結合。“我愿探索自然賦予人類的終極計算能力。如今,我看到了夢想實現的希望。”
早在兩年前,阿里巴巴已經開始布局相關研究。2015年7月,中國科學院與阿里云在上海宣布,臺灣代理服務器 韓國服務器,共同成立“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今年3月,阿里巴巴公布了面向未來的NASA計劃,量子技術是NASA計劃要重點突破的領域之一。
量子通信被業界公認是對未來世界科學產生重大影響的革命性技術,中美等大國均投入巨大資源參與到這場未來之戰。
在量子計算領域里,不少企業公布了自己的量子計算機開發計劃,包括谷歌、IBM、微軟、英特爾等。相比傳統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的最大區別在于:傳統計算機只能按照時間順序一個個地解決問題,而量子計算機卻可以同時解決多個問題。
關注中國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或微信號:821496803 我們將定期推送IDC產業最新資訊
掃描二維碼,將會有專人將您拉進“大數據交流群”“云計算交流群”“區塊鏈交流群”“物聯網交流群”
查看心情排 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2017-09-12 09:42:00
Iaas IaaS投資下一步:三年前賭賽道三年后拼市場
云市場在大勢之下開始比拼運營和市場能力,從背后的資方押注來看,阿里與騰訊更強調生態建設,除了公有云層面,私有云上云服務商依舊如迅猛洪水。 <詳情>
2017-09-11 10:19:06
云資訊 阿里云的混合云戰略,韓國百兆不限流主機 新加坡服務器,憑啥扯上Zstack?
混合云究竟是卷土重來,還是恰到時機? <詳情>
2017-09-08 09:34:00
云資訊 云觀察系列:阿里云戰略觀察
國內云市場今年也是相當熱鬧,連一向專攻擊游戲的網易也開始搞云,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廠商就更不用說了,一番腥風血雨的市場競爭不可少了。 <詳情>
2017-09-07 1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