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云計算”作為基礎的熱門領域,正經歷著從萌芽到爆發的快速生長。其中,亞馬遜、谷歌、微軟等都已逐漸成為云計算行業的領軍者。國際巨頭正紛紛打造各自的云生態,強化對云計算行業的掌控力。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破爆發的歷史交會期,國內云計算政策環境正持續優化,莫斯科服務器 新加坡vps,云計算市場規模繼續保持較高速增長。據IDC預測,2017年中國包括IaaS、PaaS等的公有云市場規模將超過150億元。
然而,隨著資本與技術的持續加碼,“馬太效應”在中國云計算市場同樣顯現。據IDC最新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市場份額調研結果顯示,阿里云2017年上半年IaaS營收5億美元,占據47.6%中國市場份額,位列第一;隨后排在第三位的金山云營收6839萬美元,馬來西亞主機 日本服務器,份額僅占6.5%。
在競爭激烈的國內云計算市場,已經“All In”云業務的金山,依然落后一線競爭對手大半身位。在這個企業數字化轉型、人人“上云”的歷史機遇期,金山云未來能否拿出一張像樣的“成績單”?
陷虧損泥潭
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報告顯示,云計算消費將進一步提升公有云的市場需求和空間,2017年全球性的云計算市場可能真正進入爆發年,預計到202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3900億美元。
正是看好云計算業務前景,金山云2012年從金山軟件拆分獨立,隸屬于北京金山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金山云從2013年8月獲2000萬美元A輪融資,到2016年2月6000萬美元C輪融資,同年5月5000萬美元C+輪融資,快速引入資本,持續“燒錢”。
金山軟件董事長雷軍也于較早前的公開演講中表示,“數據爆炸時代來臨了,這是一個新的臺風口”,承諾在未來3~5年間向云業務投入10億美元,強調金山未來三年的戰略重點將會是旗下的金山云,并稱之為“All- In云服務”戰略。
然而,根據金山此前財報顯示,金山云2015年、2016年除稅前虧損(不包括非經常性項目)分別為2.38億、4.75億,金山云2017年上半年除稅前虧損(不包括非經常性項目)為3.98億。金山云CEO王育林在今年8月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云計算業務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盈利。
“跟跑”頭部陣營
我國對于云計算產業一直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15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今年4月,工信部又印發了《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提出到2019年,要將中國的云計算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1500億元擴大至4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