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以來,嘉興市已辦理“多證合一”營業執照3666份,群眾辦事平均少跑7次窗口,相關許可證書平均減少2個,審批時間比法定期限壓縮94.3%。嘉興市怎么做到的?
從源頭來說,嘉興市在制定頂層設計時,提出了打造“真正下雨的云”(有業務)的業務理念,以及“樹標桿”、“批量遷移”和“全市(縣、區)推廣”的分階段實施策略。其中,市場監督管理局因為業務系統復雜,并有專網對接等需求,屬于典型的“難啃的骨頭”,但是成功上云之后示范效果也會很明顯,才有了以上的數據,更成為嘉興云打造“真正下雨的云”、“樹標桿”的首選案例。
機構改革 信息化工作面臨更高要求
2014年開始,嘉興進行機構改革,整合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三個部門資源,成立一個新的部門--市場監督管理局。機構整合后,從業務層面講,還需考慮原單位應用系統的數據互通,以減少多系統對工作人員操作造成的困擾,這就對支撐業務的底層信息系統,以及負責相關信息化工作的處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工作不僅包含信息系統的規劃和支持,還有大量繁冗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維,巡查機房、檢視設備、報修維護、升級更新;而且,隨著浙江省大力推進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重點的政府自身改革,通過互聯網方式提高服務效率,信息化部門的壓力更加明顯。因為,對業務部門來說,服務效率的提升意味著將之前可能需要5天辦完的事情,現在用3天甚至1天完成,但既有的辦事流程和工作內容并未改變;但信息化部門要思考并完成底層規則的重構,真正推動效率提升、響應加快。
2015年5月,工商行政管理局將業務承載系統遷移至嘉興政務云,除少量仍可以充分發揮舊有設備性能的系統之外,有將近20個業務系統、近80%的系統應用都已經遷移至政務專有云上。
總體規劃 確保云上系統可用、好用
在2015年5月開始進行業務系統切換時,嘉興政務云已經形成了“網絡互通、技術兼容、分步實施、流程可溯”的總體指導思想。
“網絡互通”指政務云平臺滿足工商系統的網絡建設需求。“技術兼容”則指保留一定的開放性,保留Oracle數據庫和非云化的物理數據庫主機,避免數據重構的壓力,符合數據處理的業務需求。
在數據庫架構、結構都不變的情況下,遷移采取了“分步實施、流程可溯”的方式——先遷移數據庫,應用不動,同步運營了半個月左右,發現新的數據中心完全可以取代原來的數據中心,甚至性能更好、響應更快之后,再逐步將應用遷移至云端,平滑和順利地完成了系統的整體遷移。
同時,為了保證業務系統的平滑和快速切換,嘉興政務云選取開放的技術理念,在選型上限制較少,并且從架構上來分成了專有云和公有云兩部分,分別與兩個運營商合作,承載不同業務應用。在華為云平臺搭建完成之后,與業務系統進行了多次聯調、測試,既有功能測試,也有壓力測試,保證系統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信息共享 政務云打造 “數據”價值
在2013年底,工商業務系統已遇到了存儲容量和主機性能不足等問題,由于政務云的規劃和實施,建設模式發生了變化,通過兩年多的“上云”運行,系統服務得到明顯提升,政務云也證明了自身的價值。
首先,信息系統建設從“報預算”轉變為“報需求”,節省了大量的審批時間。以前要完成一個臨時項目,美國站群服務器 亞洲服務器,比如國家推行的工商、地稅和國稅“三證合一”,因為資金計劃在年初早已制定,所以需要做預算、打報告,再經過政府采購、供貨、系統集成和安裝調試,通常需要兩個半月才能走完流程,現在根據資源和架構提需求,政務云的資源同步準備,一周就能完成能力交付。
以商事登記“證照聯辦”為例,南湖區在全國率先推行了行業許可“一證化”改革,加大了商事登記“證照聯辦”力度,首批梳理了與企業群眾關系密切的娛樂、餐飲、藥品零售等行業所涉及的行政許可和申請材料,積極實施行業許可“套餐辦”,群眾只需到一個窗口、提交一次申請、報送一套材料,即可一次性辦理多個許可事項。同時推行“一表申請”,對申請材料進行整合歸并,實施“一次采集、一檔管理”,避免了重復登記、重復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