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服務器租用,連續看到三個聲明:
迅雷“關于停止鏈克口袋轉賬服務的通知”:
阿里云:關于虛假報道“阿里巴巴挖礦平臺'P2P節點'悄然上線”的聲明:
360“關于360共享云及云鉆相關聲明:
三個實際說的都是共享CDN.阿里云、360聲明與代幣功能無關,阿里云稱,要對“捕風捉影的虛假報道”,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360老大周鴻祎也稱“有人大肆以我和360公司的名義組織私募搞ICO”、“對這種惡劣的謠言,我已經向公安機關舉報”。
共享CDN的運作模式,也并不復雜。用戶將自己閑置的帶寬、存儲空間提供給平臺方,這樣平臺方可降低CDN服務成本,而用戶提供的服務后,可獲得積分等,用戶可拿得到的積分在平臺換取服務或禮品。這應該是一種非常清晰簡單的業務模式,也是一個多方共贏的模式,因為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基礎上,降低了服務用戶的成本。
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機構將“共享CDN”和區塊鏈、比特幣、ICO等聯系在一起的宣傳,結果被一些媒體、自媒體解讀成了“挖礦”,提供服務的產品成了“挖礦平臺”,積分等是“數字貨幣”。當金融部門嚴管ICO時,directadmin安裝,大家又開始集體撇清與ICO的關系。
如,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關于防范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
確實并沒有那么多突如其來的CDN業務,有的“共享CDN”并不是真的,例如,①平臺沒有CDN牌照或足夠的CDN業務,平臺虛構業務;②用戶提供帶寬和存儲資源獲得的對價不透明,而是采用一種貌似高深的“挖礦”計算規則,同樣服務內容,越早期獲得的對價越高;③用戶獲得的虛擬貨幣,可買賣,可炒作,與真實貨幣的估值動態變動,且漲價空間充滿想象力。
隨著我國加大通信網絡的建設,用戶帶寬大幅提速,戶均簽約帶寬超過了50M,共享帶寬和存儲的CDN模式確實成立了。但CDN業務需求并未同步“高速增長”,這個領域能容納的商家有限。共享CDN不要“為共享而共享”,通過虛假的需求,做成飽含“泡沫”的“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