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云 Ucloud等該何去何從?歷史的浪潮下,過客公司的命運,正如小人物的命運一樣,像開胃菜和甜品,可以為我們帶來一絲驚喜和快感,或者是證明其他那些熠熠生輝的存在,但無論如何,也無法替代主菜。他們的命運,在一開始就決定了,不是你做得好或不好,或者決策對或不對,甚至蠅營狗茍或勵精圖治,最終的結果,都并無分別。
一、云的歷史
自從亞馬遜14年公布其AWS盈利以來,云計算這趟渾水,一下子又變成了香餑餑了。曾經笑稱老瓶裝新酒的百度,內部歷來有爭論的騰訊和恍然惺忪睜開眼睛的華為,都開始加入了這個市場。當然還有那個由多次涕泗橫流,卻一直堅持的老男人帶領的阿里云(我是說王堅,不是杰克馬)。貝索斯是偉大的,他像一個哲學家,而不是一個商人,早就預料到了了今日的紛爭。加上一些創業公司,地方企業,云計算這個行業,已經到了筆者不得不寫點什么來記錄這場歷史畫卷的時候了。這是一個云計算紛繁的時代,就好像戰火紛飛的年代,得寫點什么,不然混戰后,很快歸為平靜,你會找不到硝煙的影子和氣味。
那個時候,國內堅持且不斷投入的公司,僅僅是阿里云。那個時候,是最艱難的時候,騰訊云在扭捏,華為云在糾結,百度云在告別,其他小廠商在猥瑣發育,也并沒有放棄,但也不冒進,且養著,且等著,且看著。而帶頭大哥AWS,或許并不在乎這一切,因為這個春天,他向世界宣布, 盈利了。
于是,各公司戰略部門,連夜分析,立馬給老板們匯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還說什么呢,只需要找一些看上去顯得更加拐彎抹角的理由,加上社會責任和技術必經之路,就可以撥款招聘,劃地建樓,熱火朝天大干一場了。
于是,獵頭們動起來了。內部轉崗的動起來了。運維開發都動起來了。
于是,2年間,大家都騷動起來了。
二、云的本質
云本質上是計算、存儲、網絡等基本IT資源的SaaS化,雖然誕生之初,可能是簡單的買硬件資源,但方向是在不斷的定義各種資源,讓你想用自來水一樣使用IT資源。就好像以前每家每戶都有一個水井,現在可能大多數人沒見過水井。
有三類廠家在其中從各自不同的狀況出發,建立的自己的云計算。
第一類,如華為,電信這樣的企業就屬于這個分類,他們本身就是做這個的,當革命來臨的時候,剛開始沒反應過來,后來看勢不可擋,干脆就 搖身一變,自己就成了云廠商,把之前的收入轉過來一部分,收入看上去也不錯;典型例子還有oracle。
第二類,原來我不是做這個的,但是我有實力,有相關的各種關系資源,我也來做這個生意。例如騰訊,阿里正式如此。以前從來不對外買設備,輸出機房。現在也做起了這個營生。
第三類,如Ucloud,青云這樣的公司。從來沒有做過,但覺得時代來臨了,應該能成就一番,于是紛紛投入這場浩蕩之中。同時,一些各種垂直服務的小公司,也開始自己是云計算。
云是一場革命,以前革以前那些掌握了IT資源廠商的命。革命,總有犧牲和流血的,當總體IT成本在提升時,新興的云廠家分得了新曾的IT成本,大家還沒有感知。逐漸的,這些廠家拿出了看家本領,就開始瓜分原來的蛋糕,老的急了,也來做云計算,直到后來,大家相互搶原有的客戶。誰槍多子彈多,誰就能贏。像網宿這樣的單純CDN廠家,無疑是一個典型的對象。
云是一場革命,近代革命總體有幾種類型的國家和云計算完全符合,這也是我一直懷疑這個社會可能是程序員寫出來的原因,這就是設計模式。這個問題以后詳細說。如日本、英國這樣的國家是君主立憲,如華為,電信這樣的企業就屬于這個分類,他們本身就是做這個的,當革命來臨的時候,剛開始沒反應過來,后來看勢不可擋,干脆就 搖身一變,自己就成了云廠商,把之前的收入轉過來一部分,收入看上去也不錯;典型例子還有oracle。
如法國,俄國,這樣的國家是資產階級革命 ;原來我不是做這個的,但是我有實力,有相關的各種關系,我也來做這個生意。例如騰訊,阿里正式如此。以前從來不對外買設備,輸出機房。現在也做起了這個營生。
當然,還有農民起義,例如Ucloud,域名購買 directadmin購買,青云這樣的公司。從來沒有做過,但覺得時代來臨了,應該能成就一番,于是紛紛投入這場浩蕩之中。同時,一些各種垂直服務的小公司,也開始自己是云計算企業,這些像趁亂獨立的愛爾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