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OSCAR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如期舉辦。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云計算部門副主任栗蔚重磅發布《金融行業云計算技術調查報告(2018)》。在金融行業,更多的企業還是采用建設私有云的方式,云計算仍是非常小的規模部署,大部分是在小規模測試階段。對于云計算而言,安全性和可持續性仍是金融行業最關注的點。對于開源,大部分企業還是贊成開源和閉環共同存在,或者是協同發展。
隨著近幾年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云計算逐步向以金融行業為代表的傳統行業加速滲透。同時,“互聯網+金融”時代對金融行業的技術架構提出了新的要求,金融行業必須盡快利用云計算技術提升信息化水平。中國信通院在金融行業云計算發展方面持續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在此背景之下中國信通院發布了《金融行業云計算技術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顯示,金融行業沒有改變對于所有解決方案的要求,安全性和可持續性還是最關注的兩個點。對于金融行業開源和閉源的選擇,大部分企業選擇了開源閉源雙管齊下。對于金融行業來說,傳統的一些應用和架構也許還會用于傳統的包括小機的方式,但是一些新興的創新應用,從應用架構開始就用微服務架構,底下支撐也會用虛擬化的云計算方式。
對于開源技術,金融行業仍有顧慮。主要幾方面原因,云服務器租用,最重要的是技術可持續性,就是該技術會不會被新的開源技術所替代。二是創業企業對開源技術可持續的開發能力和運維服務能力。三是開源技術需要大量運維、升級換代人才儲備,還有安全的問題。
存儲方面,金融機構逐步開始應用ceph、swift等軟件定義,在數據庫方面,Oracle和DB2還是主流數據庫,其他的數據庫也在逐步嘗試。運維方面,更多是定制化運維平臺。通過我們的調研,我們對金融行業是逐步了解的過程,今年調查的時候我們發現,金融行業不同的細分領域市場給我們反饋的每個題目的最小還是差別很大的。比如說,互聯網金融行業,很多時候就會用公有云,像螞蟻金服這樣的。但是像銀行業,傳統金融行業,現在是沒有公有云,域名注冊,所以它反饋回來的技術選擇等等也是不一樣的。保險行業、證券行業也會稍有不同。金融云應該有個細分市場,對于每個細分市場它的要求、趨勢、選擇、業務都是不一樣的。
以上是中國信通院今年首次聯合業內專業服務商與用戶代表發布《金融行業云計算技術調查報告(2018)》。隨著云計算產業的發展以及云計算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深化應用,我院還將持續開展金融行業云計算相關研究工作,更多詳細信息請參加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