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SCAR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于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保險業云計算開源應用于標準化論壇”作為"OSCAR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的分論壇之一,于3月22日下午召開。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信息科技中心應用支持部副總經理胡罡參加會議,并帶來《開源技術在金融保險行業的運用與建設》的主題演講。
胡罡的演講著重從開源技術在應用領域做介紹,主要包括太平洋保險公司介紹、運維轉型、開源技術選型、PaaS平臺建設和開源技術的管理與安全五方面展開。
太平洋保險總部位于上海,是世界500強的公司,IT中心是2012年以后把各個子公司的信息技術部門全部集中在一起,包括需求、開發、測試、架構、IT的HR、IT采購、運維、信息安全,共有十個部門。
其中,運維部門在近幾年的轉型過程中,通過開源技術建立了一些工具平臺,包括可視化的看板、CMDB、自動化的發布系統、自動化運維平臺、容器平臺以及對日志進行統一管理的日志平臺,還在人工智能運維方面進行一些實踐。
在IT行業,企業可以利用開源技術逐步掌握自主可控的能力,使IT對業務的支撐有自己的產品、有自己的技術,而不需要再依賴國外的這些商業化的產品。
對于運維來說,VPS租用 國內服務器,這兩年壓力非常大,原來的業務多面向內部柜面,隨著互聯網業務的轉型,業務從原來面向內部逐步轉向面向業務員,現在面向最終的終端客戶,客戶量是億級,因此整個系統架構要做升級、技術要做革新。
對于業務的時間窗口,以前客戶到柜面服務5×8小時,后來業務壓力大了以后6×8小時,現在互聯網以后變成7×24小時,運維艱難,現在IT中心是需要7×24小時值班的,業務的壓力非常大。
隨著業務的發展,運維人員的工作量也呈爆發式的增長,人均產能不斷提升要求也不斷提升,太平洋保險也做出了應對措施。
先是應用運維在2016年做了一個組織架構的調整,即通過布局帶來資源配置的優化,帶來整個升級。
其次,太平洋保險成立了專門的團隊,利用谷歌的SRE,團隊通過升級、發布、上線、管控、部署及監控和升級處理保障應用的可用性,云主機,它的指標就是可用性的指標,上面的指標是響應時效、處理時效和用戶的滿意度。
此外,太平洋保險還專門成立了智能運維的試點項目,探索運維領域怎么利用人工智能來提升效率,提升運維操作的準確率。
當前開源技術極多,選擇合適的非常難,太平洋保險在選擇時有一個流程。
首先是調查了解開源的技術可行性以及社區熱度,選擇熱度最高的前2名,考慮頭部效應。第二是考慮生態,考慮它跟其他的開源技術或者商業化軟件的接口,有沒有能用已經掌握的開發源,還會對開源的應用做POC的測試,看有哪些問題,怎么保持它的穩定,怎么提供它的穩定性。第三是專家進行評分。第四是看行業應用案例。第五在是安全性方面問題,畢竟金融行業對業務連續性信息保密及安全可靠方面要求是非常高的。
在開源技術的具體落地方面,太平洋保險做了相應的系列舉措。
首先,在2016年做了一個CMDB平臺,實現了CMDB,在數據庫選型的時候用的mongoDB.
其次,在2015年開始建設自動化運維平臺,2016年年底做開發,2017年已經把一萬多個,包括災備20000多個結點全部由這個系統進行管理。日志平臺,用了RabbitMQ,主要做消息,以前系統是直聯性的協議,現在用RabbitMQ做消息隊列,發條消息過去觸發服務端客戶端的操作,能夠支持大并發。此外,還通過kafka對數據信息進行搜集,很多日志的采集、傳輸都用kafka,搜集速度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