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光是互聯網行業需要云計算,更多傳統的政府機構、大型企業,以及法律服務機構也開始嘗試將核心業務和數據轉移到云系統上。除了中國海仲委,上交所、深交所、中石油、工商銀行等1000多家大型政企都出現在華為云的客戶名單中。
同時,華為云也是國內唯一全平臺全節點全服務通過PCI-DSS安全認證的云服務商,獲得了BSIMM、ITSS服務增強級認證、IDC/ISP牌照、TUV可信云認證等。
2018年,華為云和伙伴已在中國、東南亞、歐洲、俄羅斯、拉美、非洲完成全球布局,在全球22個地理區域、37個可用區提供云服務,助力眾多行業客戶商業成功,例如標致雪鐵龍集團、桑坦德銀行等。
2018年8月31日,中國軟件產業博覽會上華為云技術展臺。
華為云為中國海仲委這樣的國內一流仲裁機構提供數字化基礎平臺,最終受益的是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如今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已經成為一種新局勢,出海尋找增量市場是許多企業計劃邁出的下一步。隨著中國海仲委網絡仲裁業務的順利開展,中國企業將可以更便捷、高效、規范地解決商業糾紛,企業通過中國海仲委的網絡平臺就可以在線提供證據進行網絡仲裁,比傳統的業務模式節省了許多時間和成本。
近日,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海仲委”)與華為云達成重要合作,擬通過華為云部署網絡仲裁系統和數據儲存服務,實現網絡仲裁服務的順利進行。中國海仲委是解決國內外海事海商、交通物流,以及其他契約性或非契約性爭議的國家級常設仲裁機構。迄今為止,中國海仲委已做出幾千件仲裁裁決。
傳統的跨境數據傳輸必須要經過不穩定的國際鏈路,華為建立的云連接則可以通過云網絡專線就近接入,根據路徑上的丟包率和時延動態變化,自動進行路徑切換,基本可以保證零丟包,不受國際骨干網絡抖動的影響。
中國海仲委已搭建完畢了網上仲裁平臺及區塊鏈電子存證技術,香港服務器租用,與華為云展開合作后,可以為標準化程度較高、交易證據以電子數據形式存儲的行業(例如物流、航空、電子商務等領域)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爭議解決服務模式。
在成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華為云在公有云市場中表現亮眼,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華為云收入同比增長700%,已發展云服務合作伙伴6000家,云市場新增上架應用872個,成為進步最快的云計算平臺。
今年上半年華為云收入同比漲700%
2017年,為了順應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趨勢,中國海仲委將互聯網仲裁確定為發展重點。基于近六十年的仲裁服務經驗以及多方走訪的調研成果,中國海仲委制定了配套的網絡仲裁規則,確保仲裁申請、立案、答辯、審理到裁決的作出有嚴格、完善的規范指引。
對于這些業務遍及全球的法律服務機構、大型政企而言,華為云的優勢,除了數據的安全性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在海外的技術實力。華為具有30多年IT運營經驗,在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組建了本地服務團隊,有著全球最全的售后體系網絡。
2017年,華為云就提出了“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的承諾。在今年的華為中國生態伙伴大會上,華為云BU總裁鄭葉來再次強調華為云“不碰數據”的核心:“一是華為不將客戶的數據商業變現,二是華為不強迫客戶進行數據交換,三是華為提供強大的大數據處理平臺和人工智能平臺,幫助客戶處理數據。”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3年中國云計算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2016年中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15億元,整體增速為3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公有云服務市場整體規模為170億元,同比增長66%,預計2018年中國公有云市場將持續高速增長,2018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將達340億元。
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
由于仲裁業務的保密性,VPS,需要強于一般機構的數據安全保障,在選擇云數據平臺時,私密性和安全性成了中國海仲委最重要的考量。這也是中國海仲委最終選擇與華為云合作的關鍵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