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使用微軟Azure的企業比例從45%上升到52%。規模約1000名員工的企業中,采用率增加了2個百分點,達到60%,而AWS則保持在67%不變——盡管AWS在云基礎設施收入方面仍然遙遙領先。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企業現在每年在云計算服務上花費超過100萬美元,企業一般會將預算分配給至少三家提供商。
在AWS和微軟排名之后的廠商在2018年也有所成長。谷歌排名第三,市場份額從18%上升到19%,IBM的云業務則達到18%,Oracle位列第五,份額為16%。
IT咨詢公司SPR Consulting首席架構師Mark Sami表示:“這種趨勢只會越來明顯。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將應用構建到容器并將其部署到與云無關的平臺上,企業組織將利用云計算基礎架構多樣化帶來的優勢。”
本周三發布的RightScale State of the Cloud Report報告,對786名從從業者到高管的IT決策者進行了調查。
報告顯示,VPS租用 國內服務器,50%的企業現在每年在云服務上花費超過120萬美元,13%的企業花費超過1200萬美元。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云計算預算還會增長。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企業組織計劃在2019年增加云投資。
Sami表示:“如今,微軟在內部和云服務混合環境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是涉及到托管在云和平臺即服務產品中的基礎設施時,AWS是領先的。兩家廠商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但感覺微軟正在迎頭趕上。”
在過去的一年中,有幾個引人注目的企業案例是在單一的基礎設施即服務平臺上實現了標準化技術基礎設施。但大多數企業都是與多家廠商合作的。研究發現,84%的企業組織正在實施多重策略,國內服務器租用 服務器托管,目前企業一般在三個不同的云平臺上運行應用。
這些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新技術的推動。無服務器計算是一種讓企業能夠在不必手動配置硬件資源的情況下運行應用的一種云服務,是2018年增長最快的類別。研究發現,企業采用無服務器服務的年增長率為50%,從24%增長到36%。
業界領先的供應商能夠從企業對云服務需求的持續增長中受益最多。調查發現,排在AWS之后的第二大云平臺——微軟Azure實現了特別強勁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