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解決方案分銷商,到數字化轉型服務提供商,從傳統IT服務到云服務實踐,亞洲服務器租用,富通科技以多重身份的轉換,不斷調整著自身發展的方向舵。近日,51CTO記者專訪了富通科技子公司富通云騰副總裁徐志新,就云管服務的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富通云騰副總裁徐志新
51CTO:富通云騰云計算業務是富通科技轉型的一大著力點,請您介紹一下富通云騰成立的初衷,以及其在富通科技轉型過程中的戰略作用。
徐志新:富通科技成立于1996年,至今20多年間,公司經歷了從企業級IT系統分銷商到企業級系統集成商,再到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提供商的身份轉換。
早年的分銷業務,讓我們幾乎覆蓋了中國的所有行業。2009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后,公司開始聚焦行業領域,向企業級的系統集成商和服務商這一定位進行轉變。2014年前后,美國服務器,隨著整個IT行業的變革顛覆,特別是互聯網環境下新興模式帶來的技術沖擊, IT行業每個層級的服務商都受到了不小影響,加上前端客戶數字化轉型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于是我們決定向云業務轉型。
因此,集團在2014年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富通云騰,做云MSP相關的專屬業務,獨立研發出多云管理平臺CloudoorManagement和私有云建設平臺CloudoorSphere,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全棧式云管理服務。
51CTO:富通云騰定位在國內領先的全棧式云管理服務提供商(MSP),這里面如何理解“全棧式”?“云管理”可以管理哪些云?
徐志新:先說“全棧式”。從技術角度講,它是一種能力,是具備各項技術知識并擁有解決不同層級問題的能力。
回到我們的MSP服務,“全棧式”是指涵蓋幫助企業上云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包括前期的咨詢規劃,中期的遷移部署,再到運維、優化、培訓等各個環節。在幫助用戶快速建立云技術體系的基礎上,協助用戶把本地應用平滑遷移到云平臺,并對用戶的云端應用環境提供運維管理支持,提高云平臺可用性,優化云運行成本。
業內有個普遍的比喻,企業上云就相當于從自家的別墅,搬到公租房里。一般提到MSP服務,大家就認為它是搬家后采購的小時工服務,包括打掃、做飯、洗車等,這其實把MSP服務局限理解成了運維服務。全棧式MSP服務還包含“規劃”——原來住五間房的別墅,現在住三間的公租房;“遷移”——搬家服務,分門別類地打包好各種物品,利用專業的工具進行搬遷;“運維”——應用多種設備進行日常管理,例如:打掃用吸塵器,擦地有擦地機等等。也就是說,不管企業是要上公有云,還是要實現私有云化,全棧式MSP服務會全盤無縫覆蓋到企業系統架構轉變的每一個環節。
再說“云管理”, 富通云騰研發的多云管理平臺CloudoorManagement可以納管多種類型的云資源,包括AWS、Oracle、阿里云、華為云、騰訊云、Ucloud、青云這些業界主流的公有云,OpenStack、VMware、CloudStack,我們的CloudoorSphere等私有云,以及各種物理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等。
51CTO:除了納管多種云資源,富通云騰的多云管理平臺還能夠提供哪些支持?
徐志新: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補充一點,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系統和業務部署在多云環境。背后有三點原因:第一,因為各個云有著不同的特點,企業為了讓業務在最適合的平臺上運行,必然會根據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云;第二,企業要保證業務系統能夠隨時運行在任何一朵云上,可以靈活的在云平臺之間遷移;第三,應用一朵云必然會被廠商綁定,導致運維成本上升。因此,無論是基于業務安全還是數據安全的角度,都需要多個云平臺來支撐業務系統運行。
企業認識到這一點后,問題來了:系統跨云遷移難度大、管理平臺不統一、業務分散難監控等外部問題,自身的技術儲備不足、缺乏管理經驗、運營成本不降反增等一系列挑戰。這種情況下,MSP服務廠商的價值日益突顯。這就說到了我們的多云管理平臺CloudoorManagement。
除了可以納管各種云資源,我們的多云管理平臺更能幫助客戶用好云服務、控制云成本。其實對于客戶來講,引入云計算不僅僅是使用云資源,其最終需要的是支撐云平臺上的云應用。所以富通云騰多云管理平臺服務的關鍵也在云應用的開發、測試、上線和運營上。另外,當企業大量使用云平臺,特別是公有云后,由于云平臺提供了按需付費的“無限量”資源,業務團隊使用資源浪費的概率會大大提高,形成運營成本不降反增的“假象”。針對成本控制,我們的云管工具提供了費用分析、可視化展示、費用預測、費用優化及報表輸出等功能,通過上述手段結合成本優化建議,幫助企業管控好云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