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戲突然火了,在主機游戲領域勢同水火的索尼和微軟因為云游戲走到了一起。索尼宣布將在微軟的Azure云上提供云游戲和流媒體服務。能讓游戲死敵20多年的兩家合作的原因,主要是谷歌推出的Stadia云游戲服務讓索尼和微軟倍感壓力。各大巨頭提供的云游戲服務雖好,但目前國內玩家只能干瞪眼。
云游戲因5G而火
顧名思義,云游戲是一種計算和渲染在云端,用戶只需在終端上輸入操作的游戲方式。以往我們玩游戲,無論是手機、主機還是PC,都對游戲進行本地計算和渲染,往往對于本地硬件有一定要求。如果用戶的設備硬件性能不足以達到游戲的最低要求,那么玩游戲時就會非常卡頓,甚至無法進行游戲。
而云游戲則沒有對用戶設備硬件的要求,游戲需要的計算力和顯卡渲染能力在云上輕松完成。用戶的設備只需要聯(lián)網能力和一些簡單的交互功能,通過網絡傳輸和接收云上的反饋即可。
這樣一來,云游戲對于網絡的要求就會非常苛刻。網速不達標的話,這邊用戶操作完就會體驗到明顯的延遲,延遲對于用戶玩游戲的體驗會大打折扣。而5G提供的高速網絡、低延遲則為云游戲提供了優(yōu)良的網絡條件。有了5G網絡的支持,用戶無論是使用智能手機、機頂盒甚至電視,就可以輕松暢快地玩游戲。
谷歌給索尼微軟壓力
在市場規(guī)模380億美元的電子游戲機市場上,索尼和微軟打了20年的仗,而云游戲卻讓吉田憲一郎和納德拉握手言和。
其原因正式谷歌在4月份宣布今年推出的Stadia云游戲服務。畢竟谷歌擁有自己的云服務,并且深耕多年。此外,許多游戲都可以在其安卓系統(tǒng)運行,游戲數(shù)量也不是問題。
半路殺出來個谷歌,讓索尼慌了手腳。畢竟自己的云游戲服務PlayStation Now,從公布到現(xiàn)在已經經歷了7年的時間。這7年間發(fā)展相當緩慢,直到PlayStation Now服務宣布支持PS4游戲后,業(yè)務才開始大規(guī)模增長。現(xiàn)在PlayStation Now已經擁有了70萬用戶。
而微軟的xCloud云游戲服務則一直在進行測試,5月初剛剛完成家庭版本的測試,接下來還要進行各種網絡測試。微軟的優(yōu)勢在于其xCloud服務基于自己全球的54個Azure數(shù)據(jù)中心提供服務,可以在主機、PC、手機上給用戶帶來無縫切換的體驗。
谷歌的云游戲服務部署速度,讓索尼和微軟倍感壓力,兩大仇敵今日已在同一戰(zhàn)壕。
國內玩家干瞪眼
無論是索尼、微軟還是谷歌的云游戲服務,國內玩家基本無緣體驗。由于相關原因,索尼和微軟主機剛剛正式進入國內不久,其云游戲服務還未在大陸部署服務器。比如索尼的PlayStation Now服務,國內服務器,大陸用戶想要體驗,距離最近的是香港服務器。由于帶寬出口的原因,其延遲已打50ms以上;表現(xiàn)為用戶這邊摁鍵完成后,3-5秒后畫面上的人物才有反應,體驗非常差。谷歌云游戲服務更是不可能在大陸提供服務。
其實,國內在云游戲的嘗試上幾年前就開始了。歌華有線的機頂盒上就曾推出過云游戲服務,采用點播式服務,受制于網絡速度原因其真實體驗也不好。不過隨著5G時代的到來,云游戲又回到了大家的視野中,網絡環(huán)境的改善可能會帶來國內云游戲服務的爆發(fā)。
國內云游戲應者寥寥
在國內方面,目前騰訊在MWC上展示的“騰訊即玩”平臺,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已經進入測試階段。依托自身騰訊云平臺,提供可靠的計算能力。而其他游戲廠商均未透露布局云游戲的打算,根據(jù)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做云游戲的企業(yè)大概有30多家,但大部分還處于初期階段。主要因為云游戲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在云硬件和網絡設備上,優(yōu)質內容也必不可少。投資多,掙錢少甚至不掙錢,國內游戲廠商對于云游戲并不買賬。
結束語
云游戲的大潮能夠讓曾經的死敵握手言和,看來的確在5G時代大有可為。雖然和巨頭的云游戲服務無緣了,但國內玩家在5G時代體驗云游戲的服務也不是遙不可及,相信會馬上有國內的云游戲服務商出現(xiàn)。
【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IDC圈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